展开

分析如何有效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科技的手段,检测建筑工程质量,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管, 并且要保证开发商和建筑商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屡有发生,消费者对商品房质量的投诉居高不下, 部分城市的建筑工程质量难如人愿, 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并不完全满意, 甚至有人评论说质量监督体制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作为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应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来完善质量管理工作。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主要存在下列不足和问题:

a.个别基层质量监督机构工作质量不尽如人意,缺乏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b.对工程项目各方质量主体的行为监督不够。

c.缺乏快速、准确的质量信息交流。

d.监督工作方法陈旧,各质量责任主体对质量监督机构意见很大。

我们改进这些不足的总体思路是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 以结构质量为重点,以建立使用许可制度为手段,以保证使用安全为目的,实施政府质量监督。由只监督施工企业转向监督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由只监督工程实体到监督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对工程实体的监督抽查;由监督工程地基、主体结构、装饰装修转向重点监督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由以工地质量检查员的微观检查形式转向政府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由眼看、手摸、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的检查手段。

那么政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审查设计文件,重点审查有关结构安全、建筑物消防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情况、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通过审查这些内容,证明结构设计方面没有问题了, 由审查单位出具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二是监督结构施工方面的关键环节,包括结构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必要时还要对材料进行检测。

4 提倡社会监督和第三方(监理单位)的大力介入

我们首先要确立监理部门的权威。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监理公司的素质, 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确保监理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社会监督:建筑设计要适合大众市场,不要单独去适合某些人群,阻碍市场的正常发展。工程质量在每个置业者心目中站主要地位。为此,在工程建造过程中, 社会监督与社会舆论起到重大的主导作用。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中心问题, 是要建立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还必须充实测试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于部标、国标的要求,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国际市场才会有竞争力。要抓好设备管理、设备性能,精度不合格也就谈不上提高产品质量。抓设备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要从原材料上抓起,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各项材料试验数据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是通过人来掌握的, 如忽视了对工程质量和信誉密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技术质量创新--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必然造成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的技术质量创新,提高人的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使建设工程企业具有动力、凝聚力。形成强大潜力的内在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5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只有保证了工程质量,才能够保证公共利益和公公安全,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68.html


上一篇: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政府投资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