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代电影谈贾樟柯创作电影的“散文手法”

发布时间:2015-05-09   |  所属分类:导演: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当代电影谈贾樟柯创作电影的“散文手法” 推荐本站最受欢迎电影类期刊:当代电影杂志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合办的电影理论期刊。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当代电影》以敏锐、活泼而又严谨、厚重的学术素质和办刊特点而著称,在国内外具有权威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贾樟柯的电影,通过对贾樟柯大多数作品的探究以及导演口述与相关资料,尝试总结其电影文学性特征,试图找出贾樟柯创作电影时的思路,论证他创作电影所用的“散文手法”,以便从另一个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贾氏”影片,最终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两种艺术形式——文学与电影是如何互补、融合,创造出新式影像的启示。

  关键词:当代电影,文学思维,陌生化手法,日常辞格,象征

  从短片处女作《小山回家》、长篇导演处女作《小武》到《站台》,以及之后的《公共场所》、《狗的状况》、《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我们的十年》、《二十四城记》、《河上的爱情》、《海上传奇》、《黑色早餐》、《语路》,到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最新影片《天注定》,贾樟柯一直延续着其对社会及身处其中的普通人的关注,他将属于个人、潜伏在脑海中的记忆碎片书写在银幕上。贾樟柯说,“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我坚信我们的文化中应该充满着民间的记忆。”

当代电影

  纵观贾樟柯的电影,观者并不难发现,贾樟柯的电影总是关注着社会中最普通的人群,他力图去捕捉时代高速发展下最真实的表情,从而构筑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影世界。他的电影中有着个人化的记忆,充斥着“良知乡愁”的深切情怀,表达着社会转型时期中无数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人性的温暖和生活的诗意现于银幕,求生苦难中闪烁出的卑微人生光芒使得贾樟柯的电影涌动着真实的人道主义和情怀。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诗意”,贾樟柯的电影与众不同,正如陈丹青所说:“我常觉得和凯歌、艺谋比,和冯小刚比,贾樟柯是不同的一种动物。”

  贾樟柯作品的独特性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国内的现有文献中有关其电影研究的论文较多,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为混杂着影评性质的文章,分析较多的影片有《三峡好人》、《小武》、《二十四城记》等;另一类学术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贾樟柯电影的新现实主义风格、与第六代导演相比较的独特之处、长镜头的运用和其对现代化的反思上。本文认为,除了上述已有的研究,贾樟柯电影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其“散文手法”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被广泛认同的关于“散文的特点”的整理,并分析研究贾樟柯电影中所应用到的“散文手法”,以期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贾氏”影片

  一、“散文手法”的意指

  (一)文学中的散文手法

  散文作为一种文类,与其他文学类型相比,有其独特的体式特征,这种体式特征既包括结构形式、表达手法等外在话语行为,也包括情感氛围、思想交流等内在格调。玛丽·谢弗认为,“类型不仅‘存在’,而且它独自‘存在’,经验的文本只不过是与这一抽象本质相符程度不等的具体化而已。”在本文中,笔者将散文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统称为“散文手法”,即有关创作散文所应具备的、被广泛熟知和认同的基本要素,比如在主题和内容题材的选择、结构、陌生化技法、语言辞格上的要求等。

  本文中所涉及的“散文手法”具体而言,指的是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散文讲求“形散神不散”,其实质就是打破作品的戏剧性、逻辑关系,在叙事结构上有所不同;其次,陌生化技法在作品中的运用,这是形象思维的跨越式与求异性的体现;第三,散文中对修辞手法的应用,这使得作品有了诗性,直接或间接的触动观者,让他们更深层次的去思考人生和社会。这些“散文手法”不仅适用于文章,同样也可以在影像中得以运用。

  1、散文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

  1961年中国文化届曾开展过一次关于散文的大讨论,其中“形散神聚”的观点最有影响,肖云儒说,“看起来,没有一篇紧扣题目,就题论题,‘散’得很;实际上,是用自己精深的思想红线把生活海洋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虽然色彩斑驳,但却粒粒如数;虽然运思落笔似不经心,但却字字玑珠,环扣主题;形似‘散’,而神实不散。我觉得这种散与不散的相互统一,相映成趣的散文,方是形神兼备的佳作。”

  形散神不散并非散文的绝对形态,但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表征,大学中文教材也将形散神聚作为散文的主要特点。“神”被视为散文的灵魂,不仅指的是主题、中心,而且也包含着意会、心绪的元素;“散”则是散文的结构,它区别于诗歌对措辞的锱铢必较,也不像小说那样戏剧冲突很强,散文是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形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aoyanlw/14194.html


上一篇:论文发表全面透视台湾导演李安
下一篇:电影论文发表青少年在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