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2)
2)钢梁构件拼装后全长扭曲超过允许值,造成钢梁的安装质量不良。原因分析:拼接工艺不合理;拼装节点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对措施:拼装构件要设拼装工作台,定位焊时要将构件底面找平,防止翘曲。拼装工作台应各支点水平,组焊中要防止出现焊接变形。尤其是梁段或梯道的最后组装,要在定位焊后调整变形,注意节点尺寸要符合设计,否则易造成构件扭曲;自身刚性较差的构件,翻身施焊前要进行加固,构件翻身后也应进行找平,否则构件焊后无法矫正。
3)构件起拱,数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构件起拱数值小时,安装后梁下挠;起拱数值大时,易产生挤面标高超标。原因分析:构件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架设过程中,未根据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出入进行修正;跨径小的梁,起拱度较小,拼装时忽视。对应策略:严格按钢结构构件制作允许偏差进行各步检验;在架设过程中,杆件拼装完毕,以及工地接头施工结束后,都进行上拱度测量,并在施工中对其他进行调整;在小拼装过程,应严格控制累计偏差,注意采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缩量的影响。【2】
2.5 钢结构安装问题
钢柱底脚有空隙预控措施:钢柱吊装前,应严格控制基础标高,测量准确,并按其测量值对基础表面仔细找平;如采用二次灌浆法,在柱脚底板开浇灌孔(兼作排气孔),利用钢垫板将钢柱底部不平处垫平,并预先按设计标高安置好柱脚支座钢板,然后采取二次灌浆。
钢柱位移预控措施: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应用定型卡盘将预埋螺栓按设计位置卡住,以防浇灌混凝土时发生位移;柱底钢板预留孔应放大样,确定孔位后再作预留孔。
柱垂直偏差过大预控措施:钢柱应按计算的吊挂点吊装就位,且必须采用二点以上的吊装方法,吊装时应进行临时固定,以防吊装变形;柱就位后应及时增设临时支撑;对垂直偏差,应在固定前予以修正。【3】
除此之外,钢结构施工安装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号料:号料前应详细熟悉样板上的符号和号料的数量。板材号料应号出基准检查线。号料后应在零件上注明零件的编号、数量、加工方法等,并应根据零件不同的材料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注。号料应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和边缘加工的余量,以及焊接收缩余量。
切割:一般钢板切割均采用气割的方法。在气割钢板和型材时,厚度在14mm以下时缝宽为2mm;厚度在16~20mm以下时缝宽为2.5mm,气割后的钢板和型钢的气割面的平面度和割纹深度以及局部缺口深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加工:为了消除切割后钢材硬化或产生淬硬层,以保证构件连接接触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所以需要对切割后钢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焊接钢梁采用门式自动埋弧焊进行焊接;柱梁连接板加肋板采用手工焊接。使用门式自动焊应满足以下两点:
1)焊接后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
2)引弧板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接坡口形式相同,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手工电弧应满足以下规定:使用状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电焊机,选用的焊条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焊接H型钢的结构件时,当翼缘板和腹板要拼接时,按长度方向拼接。腹板拼接的拼接缝拼成“T”字形;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拼接焊接应在H型钢组装前进行需要弯曲的槽钢和钢管用滚板机滚制,滚制的槽钢和钢管弧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果弧度有偏差,应进行矫正。
制孔:采用钻孔的方法,钻孔是在钻床上进行。为了确保指控的质量应预先在零件上冲成或钻成小孔,待结构装配时,将孔扩钻至设计孔径,确保孔壁不受损伤达到孔壁光滑。为了确保群孔制作的质量,应预先制成钻模,严格控制孔群的位置,制孔时将钻模覆在零件上钻孔。所有制孔的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中大规模使用钢结构促进了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并且也是对现有施工工艺的挑战。只有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盲点,对钢结构加工及安装知识了解甚少,对规范、标准要求以及实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专业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等不足,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积极发挥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作用,最终做到圆满完成验收工作,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郑先元
[2] 浅析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李秀凤
[3] 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金天德 郁庆浩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8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