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师高级职称评职论文预应力管道后注浆病害与防治(2)
(三)针对管道孔隙
为保证灌浆的密实度,防止空隙,灌浆用的水泥浆,除应满足强度和粘结力的要求外,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泌水性。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 左右。对于空隙大的孔道可采用水泥砂浆灌浆,水泥浆及水泥砂浆的强度均不得小于20N/mm2。为增加灌浆密实度和强度,可使用一定比例的膨胀剂和减水剂。减水剂和膨胀剂均应事前检验,不得含有导致预应力钢材锈蚀的物质。建议拌合后的收缩率应小于2%,自由膨胀率不大于5%。灌浆前孔道应湿润、洁净。对于水平孔道,灌浆顺序应先灌下层孔道,后灌上层孔道。对于竖直孔道,应自下而上分段灌注,每段高度视施工条件而定,下段顶部及上段底部应分别设置排气孔和灌浆孔。灌浆压力0.5~0.6MPa 为宜。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畅。不掺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灌浆法,以提高密实度,防止空隙产生。
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时,灌浆前孔道周边的温度应在5度以上,水泥浆的温度在灌浆后至少有5d保持在5度以上,灌浆时水泥浆的温度宜为10~25度。
夏季施工时,浆体温度不宜超过25度,灌浆设备避免太阳直晒。如果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浆体有可能超过25度时,需要考虑用冰水降温。
(四)针对浆体的质量问题
要进一步提高浆体的质量,浆体质量优劣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技术流动度、泌水率、膨胀率及强度,尽管有的外加剂可以达到使浆体不出现泌水的效果,但是,还是存在诸如浆体会出现随时间的增长流动度损失较大,浆体出现沉淀等问题。因此还要努力改进,生产出更加优良的灌浆产品。
搅拌水泥浆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机内壁充分湿润。搅拌后的水泥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水泥浆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原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施工方法。根据浆体配合比,首先将部分水泥、膨胀水泥、外加剂及80%的水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要均匀。水一定要严格按配合比要求的用量加入,否则多加的水会全部泌出,易造成管道顶端有空隙。搅拌时间应保证水泥浆混合均匀,注意观察水泥浆稠度,出浆时必须对浆体做稠度试验。
(五)梁体越冬冻害防治
要解决梁体越冬安全问题,一是施工中浆液控制最好采用电子计量设备,使浆液配比严格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优先选用金属波纹管,在浆液膨胀过程中利用金属波纹管缝隙加快浆液内部水分发散;三是尽可能入冬前提前停止压浆作业或延长保温养生时间,当然因为现场种种施工条件的限制,延长梁体保温养生时间存在很大的难度。
(六)处理好连接处的灌浆
如果连接器没有对接,则一侧的端头可以使用密封罩密封,灌浆可以遵循一般的灌浆工序。但是如果在连接器对接之前不能灌浆,则连接点处必须进行隔离密封以避免浆体从一侧流入另一侧。加入密封效果很好,则两端都可以单独灌浆。如果存在密封不理想的风险,则一端灌浆完毕就需立刻进行下一段管道的灌浆,这样防止一侧灌浆时流入另一侧的浆体硬化后堵塞孔道。并且为了确保连接器内部完全被浆体充实而无泌水及空气,可以再灌浆结束30分钟后从一侧的排气孔使用手动灌浆泵进行补浆,而此时会从连接器另一侧排气孔排出泌水及空气。
结语
综上所述,预制梁预应力管道后注浆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一些病害的出现。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可能影响灌浆施工质量的前工序及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加强事前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孔道灌浆质量,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正兴,李富裕,何文明.应用地质雷达进行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1.12.
[2]李红.后张预应力孔道灌浆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10.7.
[3]张文勇.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通病及其防治[J].建筑施工,2003.4.
[4]李文东.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真空灌浆技术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201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1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