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工程师室内装修设计类论文发表(4)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以可持续性为原则的生态建构意识

  \"还原\"手法是关心人的存在和本质,摒弃一切商业化和形而上学的对建筑的认识。在平面上拒绝任何流行,回归原始和简单,在建筑的材料和组成方式上,运用最常见最易行的材料创造出具有地域识别性和历史特征的,恰如其分的建筑;在环境处理上,尽可能减少对场地本身的改变。与自然景区绑定的度假型酒店应该在设计中贯彻这种还原的手法,担负起一种道德上的责任,对人类大规模的破坏和随处可见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做出回应。度假酒店的建设在设计、建造和经营上,应该坚持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在设计上尊重场地和自然为前提,通过适当手段的\"理景\",建设出与自然环境肌理和特征相共鸣的人造环境,从而使原本的自然环境更明确有力地体现出来,成为与酒店建筑群共生的一个整体。

  五、 结语

  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正是解决当下环境问题所必须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论在山川湖海还是沙漠平原,我们创造的建筑应起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度假酒店的\"理景\",实际上是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炼不同的地域文化、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活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等特点,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荷。让建筑扎根于属于它的土地,融汇于地域文化并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当下的时空背景下,度假酒店不但是地方文化的开发者,也是地方文化的保护者;在综合利用地方资源的同时,也肩负起引导地方产业良性发展、保护地方环境的责任;不仅要给予游客异时异地的体验,同时要回归理想栖居的本质。\"诗意的建造\"意味着在度假酒店设计中,通过场所和本体性的关注,通过\"理景\"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精髓得意整合和重新塑造,为整合地方资源、融合外来文化、进行以人为本、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

  [2]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姜志辉译. 上海:商务印务馆,2001

  [3]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 黄经纬译.l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

  [4]卢峰,叶均绮,戴欣. 当代国内旅游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 室内设计,2010(1)

  [5]卢峰,戴琼. 度假型酒店设计的现象学思考——以悦榕庄度假型酒店为例. 城市建筑,2012(4)

  [6]王兴田,许志钦. 重新审视建筑的\"本质\"——关于度假酒店设计的\"在地\"思考,2012(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137.html


上一篇:工程监理职称论文发表工作发展趋势之我见
下一篇:初级住宅工程师结构设计方向评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