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渠道填筑施工过程中“三、四、八”工法的应用(3)
为了保证运土及碾压设备的上下,新开填筑段的始端须与已填筑段的斜坡衔接接茬,末端须仍按1:10放坡,且接茬的坡面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刨毛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后方可进行铺土。
由于此次施工正值冬季干旱多风季节,为了防止因风吹日晒造成的过多的水分损失影响填筑质量,还需在填筑期间布置一辆洒水车机动补水。
采用传统的环刀法作为填筑施工检测手段虽可保证精度,但耗时太长,且不能在现场及时反映出所有检测项目的数据,故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填筑质量,本次施工采用核子密度仪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预计每个单元段检测时间为1.5h左右;采用环刀法作为复核检测的手段,其中环刀法取样频次为核子密度仪取样数量的10%。
根据以上计算,减去填筑工作面检测验收的时间:2h,土料整平占用时间:0.5h,则土方挖运的时间为8-2-0.5=5.5h,则其最大生产率(按最大铺土方量计算)为:
100×44.8×0.35÷5.5=285m3/h(0.35对应自然方)
按照每辆自卸车装土20m3计算,则每小时所需车次为285÷20=14.25,取整为15车次。
本次土料场距离填筑地点的平均距离为4km,自卸车行车速度平均按30km/h取值,则往返行车时间为16min,装车及卸车时间按14min取值,则单车每小时可运土2.0车次,则需自卸车辆数为15÷2.0=7.5,取整后即需8辆20m3自卸车,另设2辆备用。
填筑现场最大铺土宽度为44.8m,最长铺土距离为120m,采用随倒随平的方式,需2台SD16推土机方可满足进度要求。
料场装土用挖掘机需满足不低于285m3/h×24=6840m3/d的生产率,一台反铲的生产率按2000m3/d计算,则需6840÷2000=3.42,取整后即需在料场布置4台反铲即可满足要求,为确保进度起见,预备1台ZL50装载机待命,在挖装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满足装土速度时及时到达料场进行替代、辅助装料。
6结论
经施工比较,在相同条件下,\"三阶段、四区间、八流程\"工法较传统施工方法具有可靠、高效、先进。实践证明,该工法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
\"三阶段、四区间、八流程\"工法跟传统的填筑施工方法相比具有现场组织便利,管理高效,生产均衡,容易形成稳产、高产。实现机械化平行流水作业,人员、机械效率高,施工质量、工期有保障的特点,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阶段、四区间、八流程\"工法施工实现了机械化平行流水作业,工艺标准高,检测到位,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规范有序,文明施工,施工企业管理上台阶,受到业主、监理和设计方的广泛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采用\"三阶段、四区间、八流程\"工法施工,容易实现机械合理配置,机械利用效率高,机械效率高,与传统填筑施工方法相比可提高工效约1.3倍。
参考资料
[1]NSBD7-2007,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试行);
[2]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范(试行);
[3]DL/T5129-200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