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道路路面养护与施工管理(2)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建立的使用性能预估模型,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建模的数据基础总是有限的,需要进一步积累;对模型所要反映的使用性能变化的物理性质的认识和经验积累又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 需要不断深化。因此, 模型的使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超出了它的干涉空间, 模型将会失去意义。
4、路面维修对策的选择分析
路面对策的确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决策过程,它涉及到路面现有的状况、传统的对策模式、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以及可能的政策干预等诸多因素。目前决定对策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路表具体损坏状况、结构状况。对于高速公路而言, 路面抗滑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策的制定。衡量路面整体使用性能的指标如损坏状况指数、结构承载能力指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路面抗滑指数决定了路面是需要大中修还是仅进行日常养护和局部的维修处理。路表的局部性能状况如路表出现的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局部坑槽等决定了日常养护和小修对策的制定。
四、城市道路路面的养护对策
路面就其使用功能来讲,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法、采用材料、施工条件的差异对道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变化,综合多种性的\"先天不足\",往往路面会出现多种病害,这就不能采取单纯的以一种原因去考察,而应当进行综合研究,从大量相关因素中取其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找出后再对养护决策进行优化排列,现对主要常见道路病害提出自己的见解:
1、坑槽
油料老化或用油量偏低,矿料尘土影响黏结,压实密度不足,积水、石料质差、龟裂处理缓慢,导致面层松散,外部冲击形成坑洼,一般为单独,有少量成片连接。用路面铣刨机铣刨10 cm左右,路面废料清扫干净后均匀喷洒一层沥青结合油6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 t~12 t压路机反复碾压成型。
2、龟裂(网状龟裂)
车辆荷载重复作用,引起路面疲劳破坏,路面结构层石料不纯,含尘土大,沥青未黏结压实,路基不稳定,强度不均成型,一般缝较粗,纵横交错,呈老化状态,近似等量状态裂块,近似规则形状,似龟背,干燥时路面强度高。用W2000路面铣刨机铣刨15 cm左右,路面废料清扫干净后均匀喷洒一层沥青结合油7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 t~12 t压路机反复碾压成型。
修补路面一定要切割成型,切割深度要和路面结构一致(10 cm左右),再用沥青灌缝机进行灌缝溜边,宽度5 cm~20 cm以保证新旧路面黏结。
3、井框高差
路面上管井井盖高于或低于相邻路面,井框周围压实捣固不实,操作不严导致路面破坏下沉。对此类问题我们进行多年探索考察也试验多种方法认为,分层浇注水泥混凝土效果明显:如在狄村街道路改造工程中把井周围60 cm范围内下挖致土路基层拆除旧井、支模、用C25水泥混凝土20 cm一个浇注层依据路面施工结构分层浇注,经过一年来观察井框周路面状况良好。
任何一条道路均含有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减少社会投诉率、保证市政设施的完好率,对路面的养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决策程序上避免盲目性,对不同道路病害做出不同处理方法,使市政管养事业向好的轨道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谭明鹤,黄卫.路面管理系统分析中的改进优劣系数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
[2]姚祖康,孙立军,胡东明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198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0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