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核心医学期刊论文浅论脑卒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估(2)

发布时间:2014-08-23   |  所属分类:基础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本实验研究显示PIS进展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而已有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软斑及溃疡斑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6-8]。脑动脉血管内存在的不稳定斑块可在破溃后碎屑入血,形成动脉-动脉栓塞,且破溃处继发凝血,可形成血栓。因此,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早期给予药物减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或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考虑行手术治疗。糖尿病史和入院时高血糖也是PI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使卒中早期进展危险增加[9],且血糖水平每升高2.78mmol/L,发生病情恶化和死亡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56和1.38倍[10]。糖尿病还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促进胆固醇合成,在血液粘稠度增高的情况下易形成微小凝聚物,引起毛细血管闭塞。对卒中患者的调查以及一些前瞻性研究都已经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卒中危险性增加[11]。此外,糖尿病还能够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性。

  综上所述,OCSP分型各亚型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存在差异,TACI亚型进展发病率最高。糖尿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入院时血糖是PI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除开此三个危险因素外,也有其它研究揭示C反应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等可作为PIS的发病指标[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chuxuelw/7942.html


上一篇:核心医学期刊发表简述疼痛医学发展
下一篇:基础医学论文浅议食疗在饮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