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评职论文范文(2)
标准化能够保护个体利益。我国标准化法中明确规定:\"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为消费者服务。管理者、科研人员、或普通员工等个体也能够通过标准化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三)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经过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在产品生产销售方面产生巨大效果,而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因素正是标准化的建立。对标准化的修订和执行,是对市场经济成果的总结和对产品推陈出新的体现,一个好的产品标准的制定,能够全面反映产品的研发能力,标准化执行的好,能够确保贯彻执行,,把产品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相结合转化成高效的生产能力,就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大丰收。
三、我国提高标准化的措施
(一)借鉴发达国家,制定并随时调整战略规划
在提高标准化效益的同时,要制定标准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详实行动目标。到目前为止,制定并付诸行动的标准化战略的有ISO于2001年9月发布了ISO战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于1998年10月相继发布了\"2010年战略\";美国的\"美国国家标准化战略\";加拿大于2000年3月发布了\"加拿大标准化战略,\";日本于发布了\"日本工业标准化战略\"我国科技部提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3大战略。这些都为我国的标准化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和提供了借鉴。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不断根据社会需要,及时修订产品标准的制定计划。要从以下几点多做考虑:1.结合我国国情,要符合我国对产品的标准,同时尽量符合国际上的主流标准形式。2.标准的制定要详实,所涉及的方面要多,能及时通过市场反馈来进行修订。3.要多鼓励企业、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
(二)鼓励相关人员参与标准制定
标准的制定修订要鼓励企业、科研技术人员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要做到全民参与最好。要让标准能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保持贯彻实施。要想使标准化起作用,只有通过实施来完成。如果制定了标准化,而不去实行,再好的标准也是无用的,没有办法来体会它的好处。为此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对制度的宣传,并制定相关的方法和监督标准执行的机制
(三)要完善审核反馈机制
要想检验标准化的实际效果,在平时要定期检查,从反馈的情况中可能有好有坏,但不能一票否决,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其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及时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作为下一步计划的参考。
结语
标准化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对于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等部门和单位应该密切合作,在遵循客观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吴锦圆,张爱芹.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标准化措施[J].质量与标准化.2011(05)
[2]谭福有,付淑云,方俊.ISO/IEC标准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综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09)
本文选自省级经济期刊《时代金融》。《时代金融》是一份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类综合性期刊。一本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兼容并蓄、博采广纳、雅俗共赏的面向社会大众的综合性经济金融刊物,体现了新时代、新金融的刊物个性、特色和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办刊原则。目前,刊物发行已经涉及政府、银行、保险、证券、大型企业以及广大经济金融类院校等多层次部门、单位和读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0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