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级经济师论文中国籽用南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

发布时间:2016-02-20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1.1.6 西南产区 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各省区,习惯嫩瓜鲜食,老瓜取籽,有毛边、光板、黑瓜籽、白板、无壳等,地方品种占主导。以贵州毕节和云南昭通、丽江、大理、祥云、罗平、丘北等地所产为多。在上述地区的川地为地膜覆盖畦作或套种玉米,山区多套种。近年来,籽用南瓜发展迅速,仅云南 2010 年各类南瓜播种面积 3 万~ 4 万 hm2。西南地区籽用南瓜生产管理粗放,每公顷产量 600 ~1 200 kg,但是生产的光板、白板、无壳籽粒大,AA 率高,特别是云南黑籽南瓜籽,在东盟等国家市场上具有优势。

除上述省区外,国内其他省区如湖北、山东、广东、宁夏、青海等也开始试种,籽用南瓜栽培逐步向全国推广(陈荣贤 等,2012b)。

1.2 籽用南瓜经营推广模式。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籽用南瓜产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由于各地生产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推广营销模式。

1.2.1 “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模式 适应于资金雄厚、有加工能力的大型种子公司或瓜籽加工企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货源。如黑龙江新华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浚裕农副土特产有限公司、武威金苹果公司、鸡西兴凯土特产品出口有限公司、庆阳中庆公司、华兴土特产公司、雨润农产品公司等,相继在密山、富锦、虎林、鸡东、宝清等市县建立了原种供应基地,并与原料产地县、乡、村委会或经纪人协商签订生产回收合同,由乡政府、村委会协调、划定,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配合公司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该模式主要用于大面积推广,优点是农户统一组织,便于管理;缺点是管理层多,生产成本较高。

1.2.2 “公司 + 经销商 + 农户”模式 适于有品种研发和商品回收能力的企业,依靠各地经销商推广种植,便于扩大新品种推广。如武威金苹果公司建立了以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陕西等省区为主的种子营销推广网络,由经销商牵头,采用“春天赊欠种子、夏天培训技术、秋后包收产品”的方法(秋季回收产品时扣除种子款),与种植者签订回收合同,确定产品最低保护价,保护种植者利益。这种营销模式优点是既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原料供应,为该产业的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出口奠定了稳定的原料基础。缺点是需要高额的资金储备,适合资金雄厚的公司。

1.2.3 “专业市场 + 经纪人 + 农户”模式 在南瓜籽集中产区建立瓜籽专业市场和收购网点,方便交售产品和与企业开展瓜籽贸易,从事瓜籽收购的经纪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典型的有黑龙江宝清县的“中国宝清白瓜籽交易市场”,带动宝清、友谊、密山、桦南等县市发展白瓜籽种植 7.0 万 hm2,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集贸易、加工、贮藏、运输、服务于一体,使产业发展集中有序、优势显著,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

1.2.4 “企业 + 合作组织(协会)+ 农户” 合作组织(协会)吸收种植户、购销企业、加工企业为会员,由协会发展基地,组织农户生产,开展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树立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统一营销,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有效避免了竞相压价,无序竞争,解决了零散种植户销售难的问题。

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音河乡富吉白瓜籽专业合作社,南瓜年种植面积 0.5 万 hm2左右,年产白瓜籽 10 000 t,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统一销售,年销售额达 1.3 亿元,为合作社农民增收近 1 000 万元,人均增收2000 元以上。

1.2.5 “农户 + 市场”模式 农户自己购种或自留种生产,自己销售,不与合作社或企业签订生产合同,瓜籽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浮动。这种模式在东北、内蒙古、新疆、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种植户利益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2 籽用南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育起步晚,与迅速发展的生产需要有一定差距。

我国籽用南瓜早期以鲜食南瓜或饲料南瓜籽用为主,多为常规品种,如东北的面瓜、无壳西葫芦,每公顷产量在 900 kg 左右,效益不高。近年来,虽然随着杂种优势的利用,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如金无壳、金苹果、梅亚雪城 2 号、希望 6 号、瑞丰 9 号等。

但是,由于我国籽用南瓜育种起步晚,种质资源材料类型少、创新不够,加之育种技术以常规育种为主,选育进程慢,育种水平低,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较少,新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的优势品种不多,许多品种趋同性强。

2.2 籽用南瓜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除新疆、黑龙江垦区籽用南瓜生产以订单生产为主外,大部分地区以个体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虽然近几年各地陆续成立了籽用南瓜专业合作社,但是一方面专业合作社占比率低;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低,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南瓜籽产业的影响力小。此外,由于新品种推广工作覆盖面广,人力物力消耗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种子营销网络,商品瓜籽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常因瓜籽价格波动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一些地方栽培技术不成熟,技术服务不到位,产量不稳定,商品率低,影响种植者积极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7036.html


上一篇:经济师职称论文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方式
下一篇:经济期刊投稿赣南家具经销转型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