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自然资源资产内外业一体化审计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28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为了使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内业分析和外业勘查一体化的审计技术。结合具体审计业务,从审计流程、数据存储、系统架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在关键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相关系统的开发,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业务提供全过程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内外业一体化审计技术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地理信息技术;内外业一体化审计

  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1]。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来,全国各省都在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及审计技术手段。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通过科学手段揭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2-3]。地理信息技术为自然资源资产在空间上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逐渐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之一。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内业分析判读与外业实地核查。王生祯等介绍了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4];余远剑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禁止开发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内业分析和外业勘测[5];张峰应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提取自然资源的存量和变量,为审计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6];杨涛等利用移动GIS技术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实地核查取证[7]。由此可见,地理信息技术在助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正逐渐发挥其自身优势。但是,现有的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未形成基于审计项目的自动化全过程管理。本文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建立面向多终端的审计数据同步机制,打通内外业自动化协同审计的信息壁垒,实现审计项目分析取证过程的全留痕,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1技术解决方案

  1.1总体目标

  以地理信息技术和工作流技术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数据的分析、比对、存储,实现审计资源的实时查询,海量审计数据的安全存储,审计结果的全留痕,打造全方位、多视角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新手段。基于审计项目实现审计分析历史可查询、可追溯。依托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审计分析系统和现场勘查系统,实现审计项目的创建、审计分析、审计疑点数据的管理以及现场核查任务的派发、疑点现场核查上报等审计分析取证的全过程管理。

  1.2审计流程设计

  审计项目管理员在决策支持系统中创建审计项目,根据审计项目的需求配置审计事项及审计问题,确认后系统自动将项目信息包通过网闸同步到内网的审计分析系统中。审计分析员对审计项目中的每个审计项开展相应的审计分析,形成分析结果,并过滤筛选出误差数据后形成疑点,通过网闸将疑点数据交换到外网的决策支持系统中。项目管理员可查看审计项目的疑点信息,对于已明确的疑点信息可直接确认为问题疑点。对于需进一步现场确认的疑点,可在系统中生成现场勘查任务并下发,现场审计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接收勘查取证任务,并完成疑点现场的数据采集与上报。项目管理员在系统中可直接查看疑点的现场情况并做进一步判断,将客观存在问题的疑点最终确认为问题疑点。审计业务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1.3数据存储设计

  福建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开展业务应用,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题数据以及审计业务数据。专题数据由各主管单位提供,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专业数据、各类资源开发批复文件、评价指标数据等,涵盖土地、水利、林业、矿产、生态环境、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所涉及的行业[8-9]。审计业务数据,包括审计项目数据、审计过程数据、审计疑点数据、现场勘查数据,以及审计业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积累的审计思路等。1)审计业务数据存储设计基于审计分析模型的审计操作涉及的审计业务数据,包括审计项目信息,审计疑点、审计分析结果、相关操作日志等。①审计业务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审计业务相关信息,包括用户、审计项目、审计项、审计日期、输出记录等,存储的数据为非空间数据。②审计疑点库:采用FileGeodatabase方式,审计模型操作的输出结果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模型输出数据采用ArcGIS的FeatureClass和Table存储,为保证表的命名唯一性,表名采用项目ID、审计事项ID、时间等标志组合命名。③审计资源数据:参与审计模型运算的数据,是审计模型操作的输入数据源,包括各类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在项目创建时,需要确定用到的审计数据信息,并随项目导入到业务库中,在开展项目的审计分析时,根据项目中关联的数据信息从系统的专题数据库中获取。审计业务库与审计模型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2)审计分析模型存储设计基于模型的审计操作涉及的数据包括审计模型数据、审计项目数据、审计资源数据、审计输出结果,设计如下:①模型库:采用FileGeodatabase方式,存储审计分析模型。审计模型以模型工具的方式存储在Toolbox中。②模型基本信息: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保存在审计业务库中,包括模型的创建者,创建时间、行业、审计依据等。审计模型库与审计业务库、审计大数据平台之间的数据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

  2系统实现

  2.1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审计业务的应用需求,将系统划分为内网的审计分析系统与外网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现场勘查系统,内外网之间通过安全隔离网闸完成业务数据和审计流程的自动同步。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内网审计分析系统的数据层由专题数据库、审计业务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构成。专题数据库存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的各行业专题数据;业务数据库存储开展审计业务过程中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模型数据库分行业存储固化到系统中的成熟的审计分析方法模型。外网系统的数据层除专题数据库和业务数据之外,还包括勘查数据库,该数据库存储现场勘查取证数据,并与审计业务数据库建立关联,形成完整的审计业务数据。在系统层,内网的审计分析系统基于审计项目和审计分析模型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审计分析。外网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审计项目和审计疑点的管理,现场勘查任务的下发和勘查取证的信息核实。现场勘查系统实现勘查任务的接收并进行实地拍照取证与核查信息上报。各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部署在不同的网络环境,通过业务协同和数据同步,实现项目管理、审计分析、现场勘查取证等功能,有效地辅助了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

  2.2关键技术

  1)审计分析模型构建在审计分析领域引入地理信息分析思想,根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指标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需要,研究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地理信息数据的ETL技术,建立地理信息审计数据模型,并探索空间比对、空间量算、空间叠加等地理信息技术在审计分析中的应用,实现自然资源行业专题数据的快速分析。通过与一线审计人员深入沟通审计分析业务,梳理审计分析方法,形成审计模型构建思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以模型为单元,建立以地理信息为支撑的审计分析模型,通过编写程序与数据分析应用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对成熟的数据分析思路进行开发和固化,形成模型库,最后通过程序开发实现模型库的可视化调用。2)现场勘查数据采集审计内业分析形成的疑点,需要外业现场勘查取证,勘查取证终端应能采集多方面的信息以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场客观情况。根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业务需要,现场勘查取证应采集坐标、方位角、时间、现场照片、行进轨迹等信息。以移动GIS为基础,利用GNSS移动监测设备实现高精度定位和移动轨迹记录。在现场拍照的同时从GNSS接收机获取坐标,从设备的陀螺仪获取拍摄的方向和角度,从系统获取时间,将这些信息以水印方式叠加到勘查照片中。必要时,可通过行进轨迹绘制疑点图斑的实际范围,作为现场勘查证据的补充。3)跨网多终端审计数据同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内业分析主要依托审计分析系统,在内网完成涉密的自然资源专题数据分析,并需要将分析的疑似疑点数据及审计项目工作流数据同步至外网的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和现场勘查系统中,进一步完成审计项目的流程管理和外业现场勘查取证任务,从而实现内外业一体化协同审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跨网的数据交换以及从桌面端到移动端的数据同步。在跨网审计数据交换方面,采用离线数据包与网闸数据交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根据审计业务需要,在流程的节点读取或生成业务信息交换的数据包,利用安全网闸实现内外网数据交换,并保证在隔离网络下数据交换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信性。在多终端的数据同步方面,采用OpenAPI接口方式实现桌面端和移动端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审计流程的节点为依据设计功能接口和数据接口,通过接口实现桌面端向移动终端下发现场勘查任务;移动终端在设备上处理现场勘查数据后通过接口向桌面端同步现场勘查数据,接口的内部完成数据的解析和存储。

  2.3系统实现

  在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审计分析系统、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和现场勘查系统。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的管理以及内业分析和外业现场勘查取证的协同审计。1)审计分析系统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题数据支撑基础上,以审计分析方法为指导,创建基于地理信息的审计模型,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分析工具,通过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和丰富的模型库,有效地辅助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主要包括数据资源浏览、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模型管理、审计地理分析及分析结果管理等功能模块。2)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地图服务,面向审计部门实现审计项目管理,展示历年审计项目开展情况。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的集中管理与审计业务流程控制,与审计分析系统实现审计项目相关数据的交换和同步;与现场勘查系统实现勘查任务下发和勘查现场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存储。通过一体化的审计项目分析管理,辅助审计人员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业务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审计项目管理、项目信息同步、审计流程管理、勘查任务下发与数据接收处理等功能模块。3)现场勘查系统现场勘查系统是实现内外业协同审计的重要支撑,系统利用北斗/GPS定位服务系统、手持GNSS移动终端采集设备,实现对审计疑点数据的可视化和远程化的动态管理。系统包括任务接收、现场勘查、数据回传等功能模块,实现疑点地块的精确定位和现场影像的快速采集,直观还原现场动态,实现可视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数据回传,实现与审计决策支持系统联动,审计人员远程即可查看现场影像信息,为审计业务提供辅助支持。

  3结束语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部门多、范围广,为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技术方法,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目标,本文紧密结合审计业务需要,引入“地理信息+”审计分析理念,提出内外业一体化协同审计新模式,从空间维度破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难题,实现面向业务规则的内业分析数据和外业核查数据的全流程协同和自动化同步,使得审计分析结果数据可信任、可追溯,逐步实现数据建库、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审计方式,为客观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情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尤春芳.基于3S技术的自然资源一体化监测调查体系探索[J].北京测绘,2019,33(4):476-479.

  [2]钱水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3):151-155.

  [3]张宏亮,刘长翠,曹丽娟.地方领导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讨:框架构建及案例运用[J].审计研究,2015(2):14-20.

  [4]王生祯,常建昕.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2018,20(2):42-47.

  [5]余远剑,赵丰,周婷婷.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禁止开发区审计方法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8,16(11):47-49.

  [6]张峰.地理国情监测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2):126-128.

  [7]杨涛,许瑞玲,龚建辉.移动GIS技术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J].测绘,2018,41(1):43-45.

  [8]林忠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2014(5):10-14.

  [9]陈献东.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14(5):15-19.

  作者:陈德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22413.html


    上一篇: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下一篇:劳动力流动在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