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互联网+教师信息化素养强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0-06-24   |  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入融合成为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非常有必要,其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化教学品质与效果。现阶段,教师未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应用习惯、教师使用信息的水平不高、持续性的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不足等因素导致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与应用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强化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定期开展教师信息知识培训教育活动、改善教师使用信息的水平以及构建全面的校园信息管理体系。

互联网+教师信息化素养强化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信息化;素养

  1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对许多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维观念。同样,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思想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主体地位逐渐地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实施者和辅助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才能够合理、科学地应用各种信息教学方式,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充分保障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显著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在不能开展线下教学的情况下,如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保证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中,更是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由此可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至关重要,是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目前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研究了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路径,以期为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提供帮助。

  2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

  由于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等诸多问题的影响,造成我国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在偏远的贫困地区,一些教师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理念所知甚少,教师信息化素养偏低[1]。然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中,教师信息化素养也存在明显的年龄特色,并且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力度也较弱,总体来说,现阶段教师信息化素养主要状况如下:

  2.1教师未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应用习惯

  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与考核模式的影响,教师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甚至一些教师受惯有思维的限制不想进行改变,长此以往,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对信息化教学抱有的希望逐渐破灭,不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思维与习惯[2]。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但是我国教育又有严重的滞后性,当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与时代发展步伐相脱离时,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思维与习惯就更加难以养成。

  2.2教师使用信息的水平不高

  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将新知识、新思想更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教师所擅长的,此外,由于教师本身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信息化应用技能,从而造成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方法缺乏深刻认知,在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时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受到年龄、教育程度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待信息化教学的看法、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互联网技术方面知识较为陌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不熟悉等,均导致了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满足“互联网+”时代教师应有的从教、执教的基础能力[3]。

  2.3长久性的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育事业中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许多学校加强了对教师信息化应用思维与方法的培训和学习,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为[4]:学校在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时,通常集中在几个培训阶段,而短时间的培训学习无法真正改变长久的教学习惯与思维,缺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要建立长久的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本身产生深刻理解,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促使信息化教学获得稳定、长久的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路径

  3.1强化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渗入了教师的平时生活与教学活动。在互联网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共同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比如说,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手机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通讯与信息交流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智能手机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的接打电话、发送信息功能,同时还可以浏览网页、查询信息,教师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时,可以特别关注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将其加以修饰与整合,使其能够与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较好的契合度,有效扩大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确保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促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加强互联网教学资源与课堂知识内容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师提取与应用互联网资源的意识,帮助教师发现更多、更好的互联网教学资源[5]。此外,学校还要通过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增加信息化教学软硬件技术创新的人力与物力投入等方式,不断强化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日常教学的意识。

  3.2定期开展教师信息知识培训教育活动

  对于教师而言,平时工作与学习中接触信息化技术较少,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也较为有限,同时由于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定期开展教师信息知识培训教育活动非常重要,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与计划,保障培训活动的长期性与高效性,防止培训活动形式主义严重。具体来说,信息知识培训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6]:一方面是教师利用个人时间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中,增加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技巧,如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网络资源教学课件的制作等。另一方面是教师自主探究,教师要养成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方面知识的习惯,主动阅读关于网络信息教学方面的刊物,主动参与到各种网络研讨会、论坛中,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3.3改善教师使用信息的水平

  随着互联网在教育改革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然成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师不应该被动地去迎接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必须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地去认识、学习、应用互联网知识与技术,促使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活动的相互融合,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改善课堂教学品质与效果的能力,促使教师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弥补教学中的弊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精通计算机,而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与意识,保证教师能够紧随现代快速发展社会的步伐,从容地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与挑战[7]。

  3.4构建全面的校园信息管理体系

  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体系是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保障,而现阶段一些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也没有将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常规教学活动相互结合的实践经验。教育主管单位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技能标准,同时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包含在其中,逐渐形成集培训学习、考核评估以及认证为一体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体系,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考核指标,将其融入到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校园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体制中,从而促使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够得到质的改变。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健全互联网教学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师信息技术演讲与教学比赛等活动,更好地强化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4结语

  现代教学活动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受到经济水平、教师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较低,不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加强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培训等,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俞景成.“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9(9):75-77.

  [2]曹洋波,燕如萍.信息技术新时代下的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困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63-64.

  [3]夏自安.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42-44.

  [4]钱娜.“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中高职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94-96.

  [5]白冰.“互联网+职教师资培训”的价值、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3):60-63.

  [6]颜艳旭.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基于大学生评教及其自身信息化素养的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2):57-59.

  [7]史大胜,曹鑫莉,董美娟.“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8(5):136-142.

  作者:杜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suanjiwangluolw/21775.html


    上一篇:民航空管网络系统互联设计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远程实训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