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工程师论文发表简述常见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摘要:岩土勘察工作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三个主要程序之一,勘察工作必须走在设计和施工之前,为设计和施工服务基础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结合国家现行规范,从野外勘探、室内土工试验及岩土工程分析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岩土勘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师论文发表,期刊杂志投稿,岩土工程,常见的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地质勘察工程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应结合施工条件、工程设计进行分析评价和技术论证,还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服务于工程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 现有一般勘测手段和方法难以直接检查和观察。大多数岩土体是各向异性、非均质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施工、勘察和设计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很多,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1勘探点深度及间距
实际工作中,勘探人员虽严格按原定大纲执行,但因现场编录人员的不仔细,不能做到随机应变,造成在内业资料整理中发现相邻两勘探点地层变化很大, 甚至相差悬殊的情况。另外,在对勘探区岩土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按某个地基等级进行勘探,在室内对所采集的岩土试样进行分析时,发现如盐渍土、湿陷性士等特殊性岩土,使地基等级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点间距的不合理。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大部分勘察人员遇到上述情况,都会进行补充勘探,完善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在工勘市场竞争激烈、盲目压价的地区,遇到这种情况勘察人员可能会闭门造车,给工程建设造成资金浪费或埋下工程隐患。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不同, 勘探深度不同,如 5 ~ 6 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可满足要求,在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适当减小深度,而多层框架结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可能存在软土层的情况下,15 m深度不能满足要求。相反,在有丰富经验的碎石地区,对2 、3层一般建筑物,也盲目地勘探15m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地下水的测定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 h后;(2)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 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3)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 ±2cm 的要求 ,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坐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4)要分析近年地下水的变化幅度以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5)钻孔深度范围内有2个以上含水层时,应分层量测水位,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到下一含水层之前)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采用套管隔水,抽出孔内存水, 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这样量测到的水位才是含水层分层水位。
1.3勘察技术人员能力匮乏
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此外由于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勘察人员对勘察过程认识不足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主要分为搜集资料、野外勘探施工和资料整理三个步骤。如果说勘察成果报告是一件艺术品,那么搜集资料是为这件艺术品创造构思,材质选择提供依据;勘探施工过程就是该艺术品的材质构成,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艺术品的质量状况;资料整理则是对艺术品的精雕细琢,提高艺术品档次的步骤了。因此,勘察人员在工程勘察中既要有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有艺术层面的认识,但不少勘察人员对这方面存在着不足,甚至缺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地质形态的状况认识不足,地质形态主要有不明的地下物体、空洞、暗埋的沟浜等。如在土层钻探中遇到岩石,不少勘察人员会认为钻至基岩了,没有意识去分析周边地质资料来确定是孤石是下覆基岩;又如软土地区勘察中某勘探孔浅层土层较其他孔较差,勘察人员不知分析该部位是否为暗塘,不去查明其埋藏深度和分布范围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uangyelw/41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