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工程师论文发表简述常见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2)
(2)地质界面的划分不合理,有些勘察人员对岩石和岩土体风化程度、不良地质体的界面以及软弱结构面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划分。有时候因地质界面划分不细致,同一土(岩)层性质状态跨度较大,而导致岩土参数取值不合理。
(3)综合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室内和野外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归纳总结、辨别真伪的能力,缺乏结构设计、建筑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3、岩土勘察中存在技术缺陷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 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 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 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 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3) 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4、结语
行业体制不完善、规范理解有分歧、市场勘察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是间接的、非直观性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政府极力解决上述问题,才能确保勘察成果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uangyelw/41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