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业工程评职论文简述现代农田水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要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过去, 农村水利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有比较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劳力投入。根据河南省某市的统计, 建国后至2001年8 月止, 全市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59 亿元, 其中仅乡村自筹资金就达18.26 亿元, 占总投资的66% 以上。投入农村水利积累工达到10.5 亿个, 形成了\"完成土方靠劳力, 筹措资金搞配套\"的运行机制。但是, 随着乡镇企业转制, 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财政投入不足, 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实行\"一事一议\",这对农村水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 使农村水利发展机制特别是投入机制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 各地要积极探索,尽快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一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将当年可用财力的2%~4% 用于水利建设, 实现财政转移支付; 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划分事权原则, 明确投入主体; 三是要继续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组织受防洪工程保护的所在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修建防洪基础设施; 四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 使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 五是要抓好\"一事一议\"的试点工作。

  3.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 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防汛抗旱, 灌溉排涝, 水资源管理, 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规费收缴,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 新技术推广, 等等。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 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要实现事企分开, 精简乡站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 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有限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缺失将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量水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但其可以循环使用,如果使用得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水资源又极容易受到污染,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资源的重要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只注重眼前的需求,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保证水资源得以持续的利用和发展。

  2.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田水利的建设等都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农业在各行业中占有较大比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只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保证农业的丰产增收,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3.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对农业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增产,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农村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得到快速的增长,农民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就有时间去投身于农村经济建设当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六、结束语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建设新农村战略的不断推进,更应深入的研究农田水利建设的事宜,以便于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霍加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

  [2]陈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

  [3]郝红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山西水利,2008,(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79.html


上一篇: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适用性及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议农村河道疏浚的措施和农村水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