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论文五里湖水环境治理经验对“十二五”治理的启示(3)
制度创新是保障,湖泊治理应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流域管理体制,实施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全流域治理计划,分期、分段实施综合整治,依法治水,《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条例》提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要“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太湖局组织编制《太湖管理条例》,着重解决流域内体制、机制等问题,为五里湖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推进河长制,坚持“治湖先治河”,实行 “双河长制”,由省领导和相关厅局长担任“河长”,负责治污规划的实施,协调联动,共同承担限期改善水质的责任,这项工作已经覆盖了太湖西部上游地区、望虞河、漕桥河等15条主要入湖,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无锡市水利局。无锡市河网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划[R].无锡:无锡市水利局,2006.
[2]黄漪平, 范成新, 濮培民, 等。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207- 231.
[3]孟 伟。 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J ].中国环境科学,[论文网LunWenData.Com].
[4] 许卓, 刘剑, 朱光灿。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J ].环境科技,2008,21(S2):71 – 74.
[5]金相灿,胡小贞。 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3):374 - 37
[6]张利民,刘伟京,尤本胜,等。太湖入湖河流治理规划研究[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5 - 30.
[7]无锡市环境保护局。 2001-2009.无锡市环境质量报告书[R].无锡: 无锡市环境局,2010.
[8]董哲仁。 生态水工学探索[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10 - 225.
推荐期刊:
环境艺术论文五里湖水环境治理经验对“十二五”治理的启示
这篇环境艺术论文发表了五里湖水环境治理经验对“十二五”治理的启示,近年来环境污染带来了很大危害,五里湖的太湖流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要想治理太湖环境首先要明白五里湖污染的成因,以下是详细探讨。
摘要:五里湖是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以五里湖21 a 水质变化特征,分析了水环境治理的3 个主要阶段,探明了五里湖水污染的成因,回顾了采取的重点措施,评价了实施效果,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五里湖“十二五”治理应正确处理好的4 种关系,提出了“流域控制与湖泊治理相结合,控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是关键,控源减污是基础(重点面源污染控制),制度创新是保障的五里湖治理总体思路。
关键词:环境艺术论文,五里湖,水污染的成因,实施效果,启示,总体思路
引言:五里湖地处无锡市滨湖区境内,外傍太湖,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自2007 年太湖水危机发生以来,围绕“治太保源”的重点工作,结合落实国家“十五”以来“863”、 “水专项”等一批科技项目,在防控应急、截污控源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上游主要入湖河道及湖内水质呈现明显好转趋势或持续稳定的态势,但是湖泊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水体富营养化与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仍然严重,湖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仍然是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湖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污染时空分布不均衡,湖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个长期的过程[1-4]。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五里湖的治理成果,“十二五”期间,将调整治理思路,明确阶段性目标,突出治理重点,基于前期治理的工程经验,整合现有环境资源,集成综合应用技术,实现区域联防联治[5-6],及时总结分析治理过程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十二五”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改善提供重要支撑,也为我国滨水城市水环境保护探索经验。
1. 五里湖概况
五里湖位于东经119°13′12″至17′11″、北纬31°29′54″至32′50″之间,地处无锡市滨湖区境内,属浅水型湖泊。东西长约6.0 km,南北宽0.3 ~1.8 km,正常水位水面积约7.8 km2,湖底高程0.5 ~1.5 m。五里湖是无锡市区及武澄锡低片调蓄水面的组成部分和主要行洪排涝通道(主行水通道)之一,东部以宝界桥为界与东五里湖水体相连,西部由五里湖节制闸与梅梁湖相沟通并建有犊山工程与外太湖隔开,南通长广溪,北有环湖河,分别连接梁溪河、小渲港和陆典桥浜等。沿线支流众多,主要有骂蠡港、曹王泾、板桥港、长广溪等河道,并与湖泊外部的水系相互沟通。
五里湖曾是太湖水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均为劣V类,透明度仅40 cm左右,藻类频繁暴发。主要原因如下:(1)存在多种污染途径,湖泊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内源污染:五里湖是太湖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平均水深2 m左右,淤泥厚度达0.6 ~ 0.8 m,淤泥量约为360 m3。外源污染:五里湖是太湖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梁溪河、曹王泾、骂蠡港和蠡溪河等河流均为劣V类。(2)湖泊生态系统衰退,湖区面积日益萎缩。湖区曾经生长茂盛的沉水植物几乎灭绝,湖面从9.5 km2缩小到6.4 km2,水环境容量较小,自净能力下降。(3)湖滨带生境恶化。90%以上湖岸为浆砌石,绝大部分为直立陡岸,水流较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难以生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huanjinglw/165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