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容易发表的cssci之社会学理论自觉(4)

发布时间:2014-11-25   |  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注 释

  ①亚历山大给理论所下的这样一个定义只代表了理论形成的一种形式, 在之后的论述中, 亚历山大分析了从经验事实归纳理论和用经验事实证实或证伪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指出理论还可以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实或非经验型思考的过程。

  ②罗纳德的界定实际上指明了理论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概念的定义(将概念具体化为变量) 、命题的形成和联结命题以形成理论。转引自: 玛格丽特·波洛玛. 当代社会学理论[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4).

  ③“过密化”又称内卷化, 即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 去换取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的增加, 这种过密化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无发展的增长, 即虽然产出的产量增加了, 但劳动生产力并未提高。在该文中,用“过密化”来表示农民固守土地而不外出就业的行为选择, 或者更具体地理解为与大多数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相对应的低水平人口流动状况。

  ④关于乡土性的论述可参阅: 费孝通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⑤“原谓”、“意谓”、“蕴谓”、“当谓”和“实谓”是傅伟勋先生提出的“创造解释学”的五个步骤。可参阅: 于海1西方社会思想史[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⑥边燕杰等人从实证调查的结论出发, 针对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 提出一种更接近中国实际情况的强关系假设。可参阅: 边燕杰1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C ]. 涂肇庆, 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 香港:牛津出版社, 1999.

  参考文献

  [ 1 ] 孙正聿. 哲学通论[M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 2 ] 罗伯特·默顿. 论理论社会学[M ]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0: 54.

  [ 3 ] 劳伦斯·纽曼. 社会研究方法[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5.

  [ 4 ] 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3.

  [ 5 ] 保跃平. 滇东农村“过密化”道路的原因探析———以宏图村为例[ Z]. 2004: 3.

  [ 6 ] 郑杭生. 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J ]. 河北学刊, 2006 (5) 1

  [ 7 ] 刘少杰. 中国社会学调查的理论前提[ J ]. 社会学研究, 2000 (2) 1

  [ 8 ] 文军. 何为“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理论”何为———兼论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

  [ 9 ] 文军. 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J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 (3).

  [ 10 ] [ 11 ] 布迪厄, 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48; 39.

  [ 12 ] 刘少杰. 中国社会学调查的理论前提[ J ]. 社会学研究, 2000 (2).

  [ 13 ] 郑杭生. 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J ]. 河北学刊, 2006 (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huixuelw/8496.html


上一篇:国家期刊投稿我国社会保障权救济模式显露的问题
下一篇:编辑部联系电话解析和谐社会和私权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