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18   |  所属分类:审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风险控制需要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提供保障,降低企业潜在的不利因素。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制度有待完善。因此,本文研究和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析

  首先,需要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客观性。然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漏洞,审计工作的开展受企业内部的层层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独立性。其次,需要借助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实现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变,使其朝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趋势发展。但在当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他们主要来自审计或财务、会计专业,对风险管理、企业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缺乏认识。再次,从审计模式的角度来看,由于内部审批效率及复杂性的因素存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改革速度较慢,内部审计模式发展不足,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审计阶段,不满足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实际需求。最后,在制约内部审计效果的各项因素中,还包括内部组织架构和人际关系,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得无法进行良性的沟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充分发现风险与问题,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价值。

  (二)外部因素分析

  首先,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比,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速度较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指导,法律保障不充分。其次,由于当前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发展及内部审计的要求。最后,随着企业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内部审计与传统单一的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侧重点存在差异,内部审计更侧重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审计责任对象也从财务责任扩大到经营管理责任,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向企业的各类经营活动和控制系统延伸。随着内部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的不断复杂化,内部审计的风险不断加剧。

  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离不开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开展咨询、监控、信息鉴证以及风险预警等活动,能够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科学合理的弥补企业经营发展中产生的缺陷,推动企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者应该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度,合理的处理和控制影响内部审计的风险因素。

  (二)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国有企业在完善风险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需要有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提供保障,进而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统一,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对国有集团企业及下属公司内部审计财务的过程中,需要整个集团企业有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为财务核算提供理论依据,保障会计人员正常的开展日常核算工作,明晰财务报告,简化账本,便于企业领导者审阅,防范财务风险。统一集中开展会计核算措施,依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设置财务总管部门,提高同质化企业指标的可比性,保障审计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三)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坚持独立性的原则,审计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都缺乏独立性,并受到管理者的控制。因此,这个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应对,保障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强化风险控制。例如,调整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使其朝着独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需要从不同的方面保障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包括人事关系、薪酬发放、职务晋升等,减少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

  (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审计流程和审计意见的公开透明化,加强对内部审计行为的监督,推动内部审计行为的落实。在国有企业中,领导者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内部审计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行为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内部审计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相适应,在最大限度内降低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类风险。

  (五)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评估

  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要求,企业领导者需要依照项目责任制的思想理念,合理的分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内部审计工作产生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目前,需要引入相应的检查和监督考核制度来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质量评估的角度出发,使相关的职能机构进行监督控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约束力。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设立相关的评估小组或者与外部评估机构合作,合理的规避各类内部审计风险,约束内部审计行为。

  (六)培养内部审计人才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人才。目前,在建设内部审计队伍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例如,可以按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加强在岗审计人员对于业务流程和审计制度的认识,促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当前业务风险点以及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使在岗审计人员积极转变工作观念,保障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所以,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需要从人才方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对审计工作队伍能力的提升。

  (七)深化审计信息化的应用

  当前,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广泛,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开始关注管理信息系统,对内部审计数据库进行完善,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在审计活动中,数据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开始引领内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同时,内部审计的原始资料不仅涵盖各类手工凭证、账簿等,还包括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关联性的大数据。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思想,加强工作学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相联系,保障数据分析的实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合理的防控,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平稳发展,风险防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国有企业需要优化调整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按时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其对风险发生的预警能力和反应能力,降低风险发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恩霞.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5).

  [2]唐可馨.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

  [3]殷茂刚.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7).

  [4]石萍萍,王宏,赵成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财政监督,2017(21).

  作者:李晓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njilw/21358.html


    上一篇:外资绩效审计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
    下一篇:全程审计对高校基建工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