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路径

发布时间:2020-09-17   |  所属分类:审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从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思考背景、解析薄弱环节问题出发,提出构建具有实质性独立的内部审计框架、常态化推进实施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科技强审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以高校治理为框架改革内部审计制度、落实审计整改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等五个方面的再思考。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审计监督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审计监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国家经济秩序稳定、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廉政建设、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是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审计工作的定位。国家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两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越来越无可替代,加速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治理的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保障高等学校遵守国家法规,健全自我约束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新时代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推动完善高校教育治理,综合研究借鉴,深受启发点拨,形成以下几点再思考,以期对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有所帮助。

  一、新时代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思考背景

  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高校科研经费和办学经费也在逐年上升。同时,受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高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复杂,科研项目涉及面越来越广,客观上对内部审计监督的需求日益增长,认真听取内部审计的评价和建议并加以整改完善对促进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看,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很多高校内部审计的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促使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必须强化[2]。近年来,各高校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改革实践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到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的审计领域的扩充;从单方面审计到全过程审计的扩展;以至审计效能的不断提升,无不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3]。

  二、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问题

  新时代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内部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几年高校内部审计的改革一直没有间断,但是从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来看,还是进展缓慢,高校内部审计还没有走出现实困境,还深受以下问题的困扰。

  (一)内部审计机构实质性独立问题

  目前各高校依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依法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高校过去多与纪检监察机构合署办公的审计机构也已做到独立设置,这为实现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提供了组织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要有形式上的独立,更要有实质上的独立。虽然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单独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审计人员,在形式上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是,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一个内部组成机构,具有天生的缺陷,内部审计机构还没有真正做到实质上的独立,迫切需要破解这一问题。

  (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4]。有些审计人员是从财务、资产等其它部门借调过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这些人本身并不是审计学相关专业出身的,这就导致真正掌握审计学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少之又少,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综合性专业技能水平并不高。尽管他们有工作热情,但工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影响着其履行职责的能力。新时代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塑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内部审计干部队伍刻不容缓。

  (三)审计方法手段相对落后

  尽管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方法手段相对落后问题在一些高校还普遍存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是通过人工搜集纸质材料进行手工审计,没有利用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将手工查账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会造成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进度和时效性[5]。同时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选取的样本多凭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经验判断,主观性比较强,不能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对象的经济实质,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进而可能出现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四)内部审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

  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围绕高校内部事务工作,对高校治理体系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但往往存在内部审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它是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必要前提和保障。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已经制定了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的关注点为高校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情况,处于成熟发展的阶段;而在业务风险这个次重点方面,仍然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完成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价以及专项审计调查等制度的制定;而针对高校治理方面的风险,也未建立相关的规定和制度。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确保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制度的框架内实施开展,规范内部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工作与高校治理要求相匹配。

  (五)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充分

  高校内部审计的结果体现在内部审计报告书和建议书上,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充分这一问题。调查发现,高校内部审计往往以发现问题为重点,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避免和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方法,从而导致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地整改和落实,没有将审计结果充分地运用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起不到规范高校内部治理的作用。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建议没有切实得到落实;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责任追究没有落实或责任划分不清无法落实;整改制度没有落实,“重审计、轻整改”现象突出;缺乏对本校内部审计结果的推广应用,同时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成果利用率低。这既影响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也造成内部审计资源的浪费[6]。审计发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整改和落实,也会造成多次审计发现同一问题尚未整改的现象,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新时代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路径

  (一)构建具有实质性独立的内部审计框架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业务授权者的地位和权力层次的影响。目前高校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加趋紧,需要给予审计强大的专业和权力支持。高校应借鉴党中央及各省市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做法,构建具有实质性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框架,建立高校审计委员会,由高校党委直接授权并接受党委的直接领导,使内部审计实质性独立于其他部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能够公正、客观地做出实事求是的专业判断,其作用主要是将审计与纪检、监察、财务等其他部门联动配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这样才能有利于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进一步督促对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为高校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提供更多的权力支撑和组织保障[7]。2018年3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推进了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加强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机构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审计制度的完善,是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进程中的伟大创举。

  (二)常态化推进实施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做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键要有一支职业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胜任能力过强的审计队伍。高校应配备既懂审计、财务、工程建设等传统理论知识又懂计算机审计技术并与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复合型审计人员。但受高校人员编制的限制,校内专职内审人员就要求具有一专多能,专业性强的审计业务可委托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完成。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内部审计队伍,高校应改变一直以来固有的过于重视财务人员培养而忽略审计队伍建设的理念,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保持内部审计人员构成的相对稳定,要定期组织开展审计相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经验交流,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常态化推进实施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8]。在提升审计职业能力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履职能力。高校要关心审计人员在职业规划道路上的学习和发展情况,鼓励在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全国性的职业资格考试,并积极参加高校内审人员的职称评聘,实现审计人员的自身社会价值。只有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推动内部审计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技强审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

  加强科技强审的理念,加快高校内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高科技辅助手段,实现对高校治理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为解决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借助本校信息技术人才众多的优势,改变过去通过搜集纸质材料进行传统的手工审计,将手工查账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建立由审计档案库、经验库、单位库、项目库等审计数据支持的信息库,整合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数据运算和预测等方法,减少人工计算和文本整理工作量,实现实时监控,发布风险预警,有效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9]。在当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实施科技强审,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已经成为实现强化高校审计监督,提高审计效率,改善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以高校治理为框架改革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应与高校治理结构相匹配。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手段构成了治理的三大要素。高校治理主体一般由学校和各个学院、机关部门等二级单位组成。治理手段包括财务管理、基建修缮、科研管理、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切实保障了高校的良好运行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以高校治理体系为框架依据,坚持审计制度的建立、修改、废止并行的原则。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方面,围绕高校治理、业务监督、管理监督等三个层面展开,针对高校治理风险,建立战略审计和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审计制度;针对业务风险,建立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制度;针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建立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制度。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文件时效性方面,高校应根据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要求和本校治理发展规划的需要,对已经出台并实施的审计制度文件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对制度文件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发现的审计问题的,应及时办理废止手续,确保审计制度文件的时效性[10]。

  (五)落实审计整改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

  审计工作的最终归宿是落实审计整改,加强第8期唐乐:新时代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再思考33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针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书提出的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帮助其分析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对其整改效果建立后续跟踪督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长效监督机制,把审计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纳入高校内部单位、部门的考核标准并作为干部任免、升迁和奖励惩罚的重要依据[11]。科学运用内部审计结果,有利于划分清楚主体责任,防止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避免了内部审计陷入形式主义的局面,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不断优化高校治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发展,高校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逐年攀升,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频繁。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客观上要求高校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但是对于新时代如何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还存在着机构设置、人员素质、方法手段、制度建设、结果运用等薄弱环节,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面临着服务高校治理的新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构建具有实质性独立的内部审计框架、常态化推进实施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科技强审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以高校治理为框架改革内部审计制度、落实审计整改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等方面措施,为新时代高校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亮天.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审计整改“闭环管理”[J].冶金财会,2019,38(5):4-10.

  [2]管小敏.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实践—以福州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9,30(2):60-65.

  [3]张凌云,孟献臣.新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基本问题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5):11-14.

  [4]罗小凤.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8(19):153-154.

  [5]史欣欣.新时代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9(13):55-56.

  [6]邓彦,骆卓为,钟明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20(7):48-50.

  [7]郎付山.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研究[J].财会通讯,2019(25):81-84.

  [8]张玉,罗路,彭臻.高校内部审计履责的新任务与新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7(12):9-11.

  [9]车思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财经界,2019(33):215-217.

  [10]彭晓,刘菁.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8(5):31-34.

  [11]黄宏杰.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属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8(24):130-134.

  作者:唐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njilw/22131.html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下的人事档案管理策略
    下一篇:IT内部审计发展难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