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管理评职论文发表简述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3)
三、全过程造价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作出判断。同样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就是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流程见图3所示。
(1)开发建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要根据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造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收集、处理和存储有关工程项目每个具体活动与过程的各种风险信息,以便为风险的分析、识别和控制服务。
(2)跟踪、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工程造价有关的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信息
使用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去跟踪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具体活动与过程的发展,使用项目所处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信息去收集、处理和生成有关项目造价相关的所有风险信息。这是一个不间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日常工作步骤。
(3)造价是否存在风险的分析与判断
运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加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造价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找出可能会使造价发生变动的各种风险。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风险分析的具体方法。例如,风险分析模型的运用及风险仿真技术的运用等等。
(4)对影响造价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给出全部风险的分类
根据风险分类方法,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对上一步识别出的造价风险进行分类分析,以便全面认识风险的各种属性。
(5)对全部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确定其大小和分布
这一步要对所有己初步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概率分布和概率大小的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确定风险性造价和制定风险事件控制优先序列打下基础。这一分析需要借助现有信息、历史数据和经验判断。
(6)对全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给出各个风险的原因
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对识别出的全部风险进行风险原因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找出引发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果引发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多个,还要进行主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等更深一步的风险因素分析。
(7)对全部风险进行后果分析,给出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
这一步需要运用现有的风险信息和经验判断,对于全部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做出全面的分析。要求把风险造成的可能后果进一步转换成会造成多大的工程造价损失。这种“后果的价值量大小”将作为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的判据之一。
(8)对全部风险进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的发展进程预测
这是指对于已识别的风险必须进行具体风险发展进程的时间和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风险发展进程的分析是要找出风险事件何时会发生,以及引发它的原因何时会出现,引发原因出现以后风险事件会如何发展等等。风险发展变化标志的分析是指当出现什么情况时就标志着该风险进入了那种阶段的分析。对于项目全部风险的发展进程分析,也是确定风险控制优先序列,制定风险事件控制方案的依据之一。
(9)根据风险的分类、原因、后果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序列在完成上述分析与判断之后,要综合这些方面的分析结论,确定出开展风险事件控制的优先序列。由于项目的风险发生往往不是单纯进行,而是齐头并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先排序。优先序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安排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后果最严重、发生概率最高、发生时间最早、并且能够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已经识别出的项目全部风险都应该按照这种原则确定出其优先序列。
(10)给出风险识别报告
每进行一次项目风险的识别,都要在最后给出一份风险识别报告。该报告不但要包括工程项目现有风险的清单,而且要有风险的分类、原因分析和说明、风险后果及其价值量的表述,以及全部风险的控制优先序列等内容。
对于这套风险识别方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风险识别与分析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不断重复进行的。每过一定的阶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都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一次识别与分析,以识别和发现新的风险。这种重复不断的风险识别分析需要一直坚持到项目的最后阶段。
上述这套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找出项目的全过程和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以便为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控制和风险性造价的控制提供有关项目风险、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成因和风险进程等方面的信息与判断依据。
四、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
(一)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以后,已识别出的绝大多数风险事件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风险事件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人们在风险识别阶段给出的有关风险事件的足够信息的多少。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处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可控性基础之上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njilw/68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