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寺庙火灾预防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物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本文通过对寺庙本身结构和火灾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初步的寺庙防火方案。

关键词: 寺庙, 火灾, 防范

寺庙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之一,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然而,其不可复制性又让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众多保护工作中防火工作又是重中之重。由于寺庙防火工作起步较晚,对象特殊,其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一、寺庙的火灾危险性

寺庙多为土木石结构,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扑救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寺庙大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火灾荷载特别大,平均约为现代建筑的32倍。同时,寺庙为宗教活动场所,内部悬挂的绸缎、经幡、伞盖、纤维织布,大量的彩绘、锦绣,香客供奉的香烛、纸张等物都是易燃、可燃物,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

(二)耐火等级低,燃烧蔓延快。我国寺庙大多数为木结构,耐火等级为四级,其自身抵抗火灾的能力差,加之成百上千年来的风吹日晒,木结构风化、松散、其含水量降低,成了"全干材"极易燃烧和引起火势蔓延扩大。

(三)无防火分隔,易"火势连营"。我国寺庙,大多数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和建筑群体。从消防观点看,这种布局方式潜伏着极大的火灾危险。一是寺庙之间互相毗连,飞檐交臂,栋接廊衔,建筑之间没有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火烧连营"。二是寺庙内箭镞高低错落相互连通,形成回廊,缺少防火隔离火灾时火势容易通过直接延烧、热辐射、飞火等方式蔓延和扩大。三是一些现代建筑与寺庙接邻建造,威胁到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四)使用管理问题多,易引发火灾。一是在重大节日期间,人员大量聚集,着火因素增多。二是电源、火源管理不善,由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有的香火摆放无严格的防火要求,稍不小心,就可能引火上梁,使殿堂遭灾。三是寺庙单体或建筑群屋体高大,周围古木参天;处在平原河湖岸边和崇山峻岭之上的寺庙大部分单独耸立,接触点高,木质干燥,极易遭雷击起火。

(五)消防设施匮乏,灭火难度大。一是寺庙普遍存在无消防水源、无自动灭火设备、消防设施严重匮乏等问题,一旦起火,很难得到及时控制。二是许多寺庙地处高山深谷,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距消防队较远,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三是寺庙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辐射热集中,灭火人员难以接近火源。而且,寺庙一般都比较高大,再加上天花,斗拱等构件的阻挡,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

二、寺庙的安全防火措施

寺庙防火应根据维持原貌、科学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则,将寺庙修缮、改造与消防规划相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想法改造规划,灵活运用现代消防技术措施,达到既保留其固有历史风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

(一)做好消防专项规划,改善消防安全坏境。一是根据寺庙的特点和周边坏境,在改造规划中,可考虑建立公安、专职、兼职和僧侣消防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二是配备适合狭窄街道或崎岖山路通行小型消防车或消防摩托车。三是修建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车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设施。四是拆迁危及寺庙安全的各类危险源和毗连寺庙的易燃棚屋、简易房和临时建筑,打通消防通道,留足防火间距。

(二)改善耐火性能,提高耐火等级。寺庙耐火性能差,且很难从根本上加以提高。用现代消防技术,对木质构件、帐幔、飘带、幡幢等装饰织物进行阻燃处理或用难燃材料替换掉可燃构件。

(三)开辟防火隔离带,打通消防通道。一是寺庙与周围相邻建筑之间,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二是建在森林、郊野的寺庙周围应开辟宽度30-50m的防火隔离带,并在秋冬季节清除30m范围内的杂草、干枯树枝等可燃物。三是规模较大的寺庙,确实无法开辟防火间距的,应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设置防火墙、水幕等防火分隔设施。

(四)严格控制火源、电源,消除起火因素。一是寺庙内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二是炊煮用火的炉灶和烟囱,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三是寺庙内严禁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和电炉等电加热器具,不准使用日光灯和大于40W的白炽灯。灯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且不得靠近可燃物。四是寺庙内的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采用阻燃PVC穿管保护或穿金属管敷设,不得直接敷设在梁、柱、枋等可燃构件上。五是古建筑应严格按照《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六是寺庙内燃灯、点烛、烧香、焚纸等宗教活动用火,应在室外固定位置,并由专人负责看管。七是神佛像前的长明灯,应设固定的灯座,灯座应为不燃材料。八是香炉应用不然材料制作。放置香、烛、灯的木制供桌上,应铺盖金属薄板或涂防火材料。

(五)设置消防设施。一是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寺庙应根据消防安全保护的实际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是配置灭火器。寺庙应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三是配置消火栓。寺庙应在完善消防给水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消火栓。四是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寺庙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消防安全警示标志。

三、寺庙消防安全管理

加强寺庙消防安全管理,主要是做好消防组织、责任、制度和防范措施的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和规章制度。寺庙管理单位应建立防火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逐级落实消防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寺庙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寺庙管理单位应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向单位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游客、僧侣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宣传教育,提高其消防意识和防灭火能力,增加消防安全责任感。三是开展消防检查和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寺庙管理、使用部门要结合不同季节,每年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尤其是组织保卫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开展夜间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四是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寺庙要结合实际,尤其要根据寺庙消防特点及旅游旺季人员众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单位管理人员和僧侣进行学习和演练,做到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及时处置紧急情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ulilw/2946.html


    上一篇:对地质灾害存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城市燃气储气形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