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阐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所有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设备、振捣设备、模板、入仓手段、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的质检人员及履历、具体的施工方法等。为此,应具体对混凝土的分段长度、分缝的位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钢筋连接的位置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形成相应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文件。

(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一般为:立模、扎筋、浇筑、养护、冲毛、拆模等,每层混凝土浇筑历时一般为7~10 d。碾压混凝土一般采用汽车入仓、通仓浇筑。施工工序一

般为卸料、摊铺、碾压等。其上升速度主要受供料能力、仓面设备状况及周边常态混凝土等因素控制。其注意事项主要有:①控制卸料高度不超过规定距离,卸料应分开、摊铺均匀,防止离析;②振捣作业应防止发生漏振、欠振或过振;③在浇筑仓内有止水片、各种仪器或埋件的部位,特别注意下料、平仓和振捣不能损害这些埋件;④对于混凝土振捣中泌出的多余水量,在覆盖上一层混凝土之前采用适当的方式排除;⑤在泵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旦发生堵管,采取紧急措施纠正;如果在短期内无法使泵送管路畅通,对仓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保证恢复浇筑后接缝的质量;⑥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照施工缝处理。

(2)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表面处理。①混凝土的养护: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时现场检查员应注意避免养护工作给相邻结构物混凝土造成的干扰及为消除这一干扰而停止养护洒水等已浇筑混凝土表面养护的影响。②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在模板拆除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混凝土表面,采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的混凝土养护期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温度骤降引起混凝土裂缝。③混凝土表面的修补和缺陷修复:混凝土脱模后或无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应检查并记录混凝土表面突变、渐变、蜂窝、麻面、洞穴等缺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复缺陷;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应按修补部位混凝土同等的要求和方式进行养护。

四、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

全面提高现场的质量工作,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只有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最后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才是做好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检查的内容包括:①质量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组织机构是否是一个运作自如的组织机构,人员结构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高效;②检查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质量制度是否完善、科学,是否层层建立、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③检查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情况,质量培训的内容,质量培训的范围,质量培训的相关记录;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质检人员要对现场施工是否按设计图纸施工,是否按施工措施施工,是否按规范、标准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的材料进行资料检查和必要的试验检验,充分发挥试验室的职能和作用。对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由质检人员初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环节的施工。对于重要和特殊的工序施工如:板、梁、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锚索施工质检人员进行旁站监督检查,总之通过监督检查,减少和杜绝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防止质量问题的扩散和蔓延,最终实现质量计划目标。

五、结束语

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只有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精心施工,才能打造出优良工程,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38.html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