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冶金业循环经济资源流转分析模型研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冶金: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图2 资源流转价值与工业产值结构关联图工业

从图2可知,假定产值不变、废弃物回收利用成本低于直接资源投入成本及废弃物处置成本的情况下,逆向资源流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以及废弃物排放量(以当量计)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随着资源循环量Rr增加,系统正向资源流投入Rd成本下降,中间投入成本下降,工业增加值增加,企业价值增加;(2)随着资源循环量Rr增加,负制品损失减少,负制品处理成本下降,中间投入下降,工业增加值提高,最终污染排放下降,废弃物排放当量与工业增加值比值下降,污染效率下降,工业增加值产值比(工业增加值率)提高,环境效率③ 及产出污染率下降。

4 资源流转分析模型

构建资源流转分析模型的目的就是要用数学方法及科学的指标体系,解构循环经济资源流转化方式、效率与企业价值和企业环境影响之间的量化关系,从而为企业优化资源流动路径,提高企业价值、降低环境影响提供决策分析方法。基本思路是现有物质流分析、外部环境损失评价及现有的循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环境效率、资源效率、工业增加值率以及生态效率作为及本研究指标,在建立指标计算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资源流转成本核算方法及循环经济物质流动特征,采用因子替代法对方程进行解构,并建立资源流转分析指标体系。

从图2可以看出资源流循环流转方式环境效率、资源效率、工业增加值率以及工业产出污染率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根据这4个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建立如下平衡方程:

废弃物排放当量=资源投入量×(产值/资源投入量)×(工业增加值/产值)×(废弃物排放当量/工业增加值)

为了更好地评价资源流转过程中资源的两种形态(物质与价值)、两种转化(正制品、负制品)的转化效率、价值增值及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公式解构原理,可以建立如下指标体系(见表1),作为资源流转分析指标。其中第一个指标为企业生产投入产出价值及环境影响评价总指标,其他指标是根据资源流转成本核算原理[7-9],结合企业的生产特征及循环经济的目标要求对总指标进行因子替代结构而得到,其中部分指标关系如下:

(1)资源总投入量=能源投入量+原材料投入量=新资源投入量+二次资源投入量

(2)二次资源投入量(循环利用量)=外购二次资源量+自回收二次资源量

(3)二次资源投入率=资源回收率×资源投入产出比

(4)资源流转总成本=生产总成本=正制品成本+负制品成本(其中负制品循环利用成本以负值计)

(5)正制品、负制品成本可以按照不同资源分类统计,系统成本按照资源效率分配。

(6)废弃资源流损失价值=废弃资源流元素购买价值

5 主要创新及意义

(1)本研究按照循环经济本质及内涵,对循环经济资源进行了分类,并界定了正向资源流和逆向资源流的概念,为企业构建循环经济资源流物量及成本账户提供了基本类别及思路;

(2)本研究在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资源流转成本核算原理及方法,建立了跟踪、描绘资源的物质流转方式、效率、价值及环境影响的资源流转平衡方程及指标模型,通过该指标模型,可有效揭示系统资源物质流动与价值流转之间的内在机理,从价值、物量两个角度评价资源在输入、消耗、输出及回收再利用环节的效率,价值概念涵盖经济(内部资源流价值)、环保(废弃物外部损害价值)、社会(工业增加值等)评价三尺度,不仅有力将企业复杂的循环经济活动过程尽可能表述成简明且正确的价值表达式,而且更有利于揭示循环经济评价中资源(原料、能源等)、价值(内部资源价值、外部损害价值)、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更为全面有效。

(3)由于目前缺乏成本会计学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使得现行的货币计量数据无法直接引用,导致企业难以实施价值流计算与评价。本研究通过吸收、借鉴物质流分析及资源流转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构筑成新的信息分析框架,分析、评价资源的价值流转效率及生态效率等,可有效弥补现行物质流评价模式不能全面评价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缺陷,填补了企业循环经济多目标资源流转分析的空白。

(4)由于资源价值流转方程式仍为独创,故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应用对象研究,这在国内外尚属最新尝试。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家尚无此方面应用,故本研究成果对原生铝工业乃至钢铁、化工、建材、石化等流程制造企业及相关产业开展循环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5)在应用资源价值流转方程式进行评价时,需将集合分散于系统不同机构部门的会计、统计、技术、环保等信息,也对企业信息统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企业建立循环经济核算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6)本研究的分析方法及指标适合于单产品流程层面或多产品企业层面,也可以结合生产实际,按照现状评价对象信息可获取程度化为适当的物量中心进行研究,最终结论来自于所研究系统的汇总或逐步结转所得出的结论。

收稿日期:2009—05—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ejinlw/3347.html


上一篇:冶金论文发表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岩土工程师评职范文测绘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