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现象级影视剧吸引力要素

发布时间:2020-10-22   |  所属分类:影视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019年底,《庆余年》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知乎网络社群就相关话题的讨论分析后,发现受众对《庆余年》的关注点与其所构建的影视剧吸引力相契合,意味着其吸引力构建成功。《庆余年》的现象级传播效果并非偶然,而是在成功的吸引力构建下的必然,该剧为生产与制作现象级影视剧作品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现象级影视剧吸引力要素

  【关键词】《庆余年》;吸引力;知乎社群话题;现象级

  影视剧是否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对其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会通过构建影视剧吸引力去吸纳受众关注。2019年底在腾讯、爱奇艺两大视频网站播出的影视剧《庆余年》爆红,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知乎是我国较大的社会化网络问答平台,用户社群通过问与答、赞同与评论、关注与阅读等深度参与的方式,对其所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信息获取。本文通过对知乎用户社群关于《庆余年》所讨论的话题分析,探究《庆余年》吸引力的具体体现,并给生产与制作现象级影视作品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庆余年》话题”在网络社群中的呈现

  在知乎上,关于电视剧《庆余年》第一季讨论热烈。截至2020年9月13日,在“《庆余年》电视剧第一季”的话题板块里相关问题累计达2878个。每个相关问题下,知乎网统计了问题的被浏览数、关注者和回答数来展示其整体情况。因此本文以该话题板块作为抽样框,以其中每个问题的被浏览数为抽取标准进行样本提取,共选取了该板块下在2020年2月1日内被浏览数排行前100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这100个问题里被浏览数最高为1613万次,最低为1万多次,总体关注度高,具有样本代表性。通过分析这100个样本可以发现受众对《庆余年》的讨论从剧情、人物、演员、配乐等到剧集超前点播、资源泄露都有涉及,范围较广。

  二、影视剧吸引力的定义和构成

  汤姆·甘宁在对吸引力电影的研究中提出了“影视吸引力”概念:是一种新颖的吸引看客和观众注意的展览表现能力;同时指出吸引力这个概念抓住了电影面对观众所潜藏的能量。[1]也就是说在影视剧作品面对受众的传播过程里,吸引力是关键影响因素。而关于影视剧吸引力的构成元素,本文作了以下整理:杨华钢在其研究中指出电视剧吸引力元素的构成包含剧情悬念,角色冲突,观众对角色性格的认同与喜爱,能否与角色建立情感的纽带,演员投入真情的表演以及影视语言的节奏等。[2]而在对电视剧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郭修远指出剧本、演员、制作水平、播出状态和宣传与发布是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剧本又细化为题材、剧长、剧情节奏、剧本热度、剧本作者、社会热点、同类型剧作传播情况和经营行为;演员细化为演技水平、曝光度与话题度、粉丝数量与活跃度;制作水平细化为资金、剪辑、制作周期、主创人员;播出状态细化为播出时段、形式和途径;宣传与发布细化为宣传内容、渠道、频率和周边产业配合。[3]综上,影视剧吸引力的构成包含了题材、剧情、角色、演员、制作风格、播出与推广等几大方面,并且与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是一致的,即影视剧所构建的吸引力与其传播效果紧密关联。

  三、《庆余年》现象级传播背后的吸引力分析

  知乎网络社群对《庆余年》本体的关注要点(剧情、人物、角色、演员、配乐、台词、预告、结局、续集和原著)与影视剧吸引力的构建元素相契合。也就是说在《庆余年》这部电视剧中其本体吸引力和受众注意力得到了准确的衔接,吸引力构建成功。而传播效果与吸引力又紧密关联,因此本文认为《庆余年》所构建的吸引力是其达成现象级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那《庆余年》有哪些吸引力呢?本文在剔除不属于电视剧生产制作环节里的超前点播和剧集资源泄露的13个话题的基础上,对剩余的87个话题进行文本分析,获取受众对《庆余年》本体的关注点与其吸引力的契合之处,来归纳其吸引力的主要表现。

  (一)剧情吸引力:叙事格局宏大,情节无规律可循

  在87个话题样本里,有30个是关于剧情的,其中信息类11个,观点类19个。这表明受众在《庆余年》的观剧过程中不仅关注剧情的起因与发展,也想要通过他人关于剧情的解读,来提升自我对剧情的理解。其中,话题“《庆余年》讲的是什么故事?”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最高,反映出受众对其剧情故事脉络非常感兴趣。《庆余年》讲述的是现代人权思想与古代封建制度的抗衡,提倡人人生来平等,立意新颖,叙事格局宏大,通过“穿越”这一元素很好地把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宏大价值观合理化地嫁接到古代封建社会里。但又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穿越剧,它跳出了一般影视剧题材的界定。本体上是一部以现代主人公写小说形式展开的古装剧,有穿越剧色彩;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又出现了科幻剧的元素与内涵,古代与未来的界限被模糊;而从主角视角出发,这是一部男性权谋正剧,但其中的女性并不是被物化的符号,女性人物思想独立、故事饱满,体现出人物传奇剧的色彩。题材内涵的多样与突破让该剧的信息量十分丰富与新颖,从而有效地引起了受众的求知欲望。同时借助于题材无边界的突破,《庆余年》剧情的走向和发展呈现出了无迹可循的特征,也引发了受众的关注与好奇。因为在话题样本里,跌宕转折的情节,以及情节里蕴含的冲突、悬念最受关注。如在12集的剧情里刚发展到藤梓荆表示愿意跟随范闲,兄弟情义升华,而在13集里的牛栏街刺杀案中藤梓荆就战死了。情节转折突然让人意外,引起广泛讨论。同样,剧中的庆帝对臣子梅执礼说:“我不杀你”,但转身又让身边太监“做成马匪截杀吧”。情节转折极快,人物间的冲突被放大。而在对第一季结局的讨论中,7个话题有6个是在讨论本与范闲同一战线的言冰云突然一剑刺穿范闲的情节,因为剧情的突然反转并戛然而止,留下的悬念让受众意犹未尽。

  (二)人物吸引力:人物群像刻画饱满,角色塑造立体生动

  100个样本里,人物话题样本有21个。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庆余年》的人物角色上,受众不仅关注主角,对配角的关注也非常高。这反映出《庆余年》的人物群像刻画饱满,无论是主角或是配角,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生动的,角色展现空间丰富,随着剧情发展每个人物越发丰满,让受众感到惊喜与期待。一是让人“过瘾”的“爽”剧主角设定。在关于主角范闲的话题讨论里,受众用了“开挂”二字形容。范闲外在出生优越,一路走来多人相助,深受女孩青睐,且拥有现代人的思维,能文能武,这种既理想化又接地气的设计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自我满足感;内在不畏不惧,不认命不服输,与当代年轻观众强调自我、敢做敢想的个性特征相契合。同时,剧中将范闲的顺遂展现为得益于他的才德兼备,“写”红楼、出口成诗,对祖母的孝和礼,对亲人、爱人的爱与护,对友人的义与信和追求众生平等的仁,这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正能量人设能很好地唤起受众的共情与认同。二是引人好奇的神秘人物角色设定,如叶轻眉。在人物故事中,关于“叶轻眉故事”的话题讨论较广,有211个回答,506万浏览。叶轻眉是该剧的核心人物,核心价值观由她提出,但这位传奇女性在第一季中还未出现过,只存在于剧中其他人物的口述和回忆中,正是这种虚与实、明线与暗线穿插的方式形成了神秘感,引起受众好奇。三是引人共鸣的“接地气”角色设定,如王启年。王启年圆滑、市侩、抠门、怕老婆,而这些特质正是人性的共同弱点,但他却也重情义、识大局,是范闲的得力助手。这样有反差的、正面诙谐角色设定很能获得受众的喜爱。四是复杂化的反派角色设定。通过分析发现,受众对剧中的反派角色关注也很高,如长公主、沈重、二皇子等。这些反派角色在剧中呈现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反派,如沈重。他表面上是与主角范闲对立的大反派角色,但是站在其立场上,他是忠臣良将,爱护妹妹,最终以死为妹妹换取未来。这样一个复杂化的、带有悲剧色彩的反派人物,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三)演员吸引力:演员阵容层次丰富,演技精湛到位…

  影视剧中演员的吸引力是由演员演技和热度(如曝光度、话题度、活跃度和粉丝量等)组成。而通过对演员类别话题的样本分析,反映出《庆余年》构建了较好的演员吸引力。第一,在100个话题样本里,演员类别话题最多,共15个,占比15%,说明受众对《庆余年》中的演员阵容关注度高。主要是因为该剧是由受大众认可的实力派老中青三代演员组成,又有年轻受众热捧的流量演员加持,层次丰富且强大,可以满足不同圈层的受众。第二,在15个话题里皆是观点类问题,对演员演技的评价,也就是说受众对演员的演技十分在意。受众对于《庆余年》中演员的演技大部分持肯定态度:一是“老戏骨”精湛的演技让人物更加厚重,如陈道明通过细微的表情将帝王的深藏不露和心思深沉诠释到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举重若轻,所以在“如何看待陈道明在庆余年里的演技?”的讨论中,多是称赞之声;二是年轻演员对角色的诠释也较为到位,如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对钱的贪欲和对父亲的崇敬皆在其一举一动中,观众观之则懂,在“如何评价电视剧《庆余年》中郭麒麟的演技?”的讨论中,回答者也大都持肯定态度,称其为本色出演。第三,明星热度也是《庆余年》演员吸引力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出演该剧的中老年演员大众认可度高,对受众有较高的号召力;年轻演员曝光度、活跃度较高,对粉丝的吸引力强。如新生代演员肖战,受到的关注度很高,15个话题里就有3个话题是关于肖战的讨论。其次,在配乐话题里也有所体现,跟剧中音乐相关联的话题共3个,其中两个就与明星直接相关,一个话题是询问对肖战演唱的片尾曲评价,另外一个是询问对歌手李健所作的主题曲评价。

  (四)IP吸引力:保留原著精髓,吸引力互相成就

  除了剧情、人物和演员,《庆余年》的影视剧吸引力还体现在其原著的IP属性,轻喜剧式的呈现方式,循序渐进式的营销以及多季开发的播出模式上。《庆余年》属于大IP剧,具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强大的IP影响力。在本文的样本话题里,大部分的回答是来源于“原著粉”,且大部分的“原著粉”对影视剧的改编也给予肯定,认为原著的精髓得以保留,改编合情合理。而关于“原著”的8个话题里,有6个话题是在影视剧播出之后由未看过原著的受众提问,可以说《庆余年》的影视剧与原著之间的吸引力达到了互相成就。在表现方式上,不同于以往权谋古装剧的严肃,《庆余年》选择了轻喜剧的呈现方式,有人物的“喜感”设计,台词的幽默处理等,比如借助于古今相对的思维与文化碰撞,“机器猫”“文化产业”等现代词语出现在古代社会里就呈现出了直观的喜剧效果。而在关于台词的话题里,剧中幽默台词被称为“神台词”。观看喜剧,对观众来说可以达到释放压力,表达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目的,是精神需求上的吸引。在营销上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是零宣传、低调上线,通过精品内容深度聚合受众口碑后,剧方主动与受众的UGC内容进行双向联动,如在知乎话题讨论里,就有演员吴刚和王阳的回答,强势调动观众的追剧体验,抓住受众注意力。在播出方式上,《庆余年》采用了“慢”制作、“深”匠心的创作理念,将原著拆分,进行了多季开发。这种植根于对剧集内容自信上的播出形式,营造了神秘感和期待感,在关于续集的话题讨论里,共有751万浏览,吸引力得到了保持并可能会随着剧情的发展呈阶梯性增长。

  四、结语

  喻国明指出一个具有“卖点”的传播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兼具“好看”“有用”“重要”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好看”是形成传播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躯壳”,而“有用”和“重要”是“灵魂”。[4]《庆余年》正兼备了这内外的双重吸引力,外在的“好看”在于题材叙事上的丰富与突破:融合了古装剧的精美、现代正剧的叙事格局、剧情剧的反转悬念、悬疑剧的环环相扣、喜剧的诙谐幽默、科幻剧的神秘以及人物传奇剧的饱满等;内在的“有用”与“重要”在于:在讲述人性、道义与情感之争,小我、家国和大义之战的剧情故事里,有效传达了主流价值观,引导受众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其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人物之间的冲突,最后的情之归处,通过演员的刻画与诠释,让场外观众与剧中人物形成了很好的共情与认同。《庆余年》的现象级传播给影视IP剧的改编与吸引力构建上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一是选择符合时代情绪的题材,在原著与改编间找到平衡,优质的内容是基础,《庆余年》能从众多优质内容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题材的突破性,同时其“爽”定位也非常符合当下社会的情绪需求,能成就受众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幻想。在改编上也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著的故事内核,延续原著的IP流量,并采用深入浅出的“轻喜剧”表达打破受众圈层;二是对普世主流价值的深度挖掘与拔高:该剧的叙事主线明朗,情感线真挚简单,跳脱出了一般古装剧的“情爱”,着重指向价值观传达,展现人性、道义与情感,小我、家国和大义之间的关系,构建起宏大格局;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追求与戏剧转化:剧中大量植入了中国经典文学与古诗词,通过戏剧转化赋予传统文化新鲜活力,有效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人物的塑造将中华传统美德清晰展现,情感化的影像极具感染力,直达观众精神世界;四是选择与人物气质合理化的演员,注重人物刻画。从以上话题分析可以发现当下受众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与演员的演技呈现有了更多的要求,《庆余年》很好地洞察到这一点,打造备受观众认可的演员阵容,并适当加入流量明星去扩大受众,同时注重通过细节与情绪表达来使得人物刻画更加饱满,引起观众共情。

  作者:黄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ngshijiaoyulw/22250.html


    上一篇:影视音乐艺术特征及美学价值
    下一篇:舞蹈肢体语言对影视表演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