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影视教育期刊论文发表浅谈工作室制影视制作

发布时间:2014-09-03   |  所属分类:影视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关键词:影视教育期刊论文发表,悠悠期刊网,工作室制,影视制作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大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也有采用“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相补充的模式,还有独立开展“工作室”进行创新性教学的模式。那么,“工作室制”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哪一种在影视制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中更具有优势?

  1.教学目标制定上

  课堂教学普遍以学科理论为支撑制定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但是缺乏与市场需求的动态联系,容易形成培养的脱节和滞后,行业适应性相对较弱。“工作室制”更便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动态接轨,使培养更有针对性和行业适应性,但是对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弱。

  2.教学理念上

  课堂教学偏重以讲授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能力提升,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学习动机往往是被统一设计好的,不能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该模式对于能力普遍化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相对较弱。“工作室制”培养基于体验式学习观,认为知识是由客观的社会知识和主观的个人知识组成的,认为学习过程是社会与个人交互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侧重于在实际应用中提升知识和能力;学习动机是由学生进入工作室自行设定的,便于驱动学生不断检视与督促自身学习行为。在教学方式上有助于采用一对一、手把手的形式,关注个体差异性,调动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个性发展。

  3.在学习模式上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先学后作”,学生要按照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或技能进行验证、拓展学习,而后,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虚拟设计的项目进行课堂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和内化,这种注重客观的“社会经验”经过迁移和转化为学习者所理解的方式往往会因为学习者知识结构的不同,理解与接收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的脱节。“工作室制”本着“先做后学”的原则,使学生在进入学习之前,通过体验对于直观的知识、技术具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通过学习将主观的“个体经验”和客观的“社会经验”相结合,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建构,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策略上,课堂教学更多以集体学习为主,鼓励小组合作研究或创作,教师指导是基于普遍化基础上的随堂指导,在教学方式上更便于管理,但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灵活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室制”依据个人学习目标,主要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和合作,导师可以结合不同小组的不同内容、不同问题、不同对象进行随时随地指导,在教学方式上管理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学习内容、时间上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4.在师生关系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角色,学生多数是被动接受者,师生关系实质是“主动—被动”的主客关系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室制”中导师充当师傅引领的角色,为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师生往往是在共同协作甚至创作中共同学习,能够使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真正的“主动—主动”的双主体模式,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在评价方式上

  影视制作学习评价往往采取考试和实践作品相结合的综合方式,侧重于结果,对于学习或创作过程监控不足,因此,评价方式不够客观、动态。“工作室制”是教师在工作室学习以及创作过程中随时随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习者进行观察和考查,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动态地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对于学习者问题解决更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但是,需要教师付出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更多。从学习效果、能力提升与行业适应性来看,课堂教学很难充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或所需进行选择,因此很难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更多是在教师影响下的指导和学习,很难将学生个体创造力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适应能力上,学生所学内容比较局限而很难尽快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工作室制”中,学习和训练模式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特点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者个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达到效果;在技能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手把手指导,教师的人文意识、道德修养、职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在适应性上,相对课堂模式,学生能够更快地与市场接轨并适应行业发展。通过比较分析可见,相比“课堂教学”模式,“工作室制”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个性化优势和培养效果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发挥和创新“工作室制”模式在影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影视制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影视制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ngshijiaoyulw/7992.html


上一篇:影视教育论文发表对影视画面原则及要求阐述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