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28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论述了“工匠精神”的意涵,以及在“工匠精神”引领下提升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以Y校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工艺美术专业提升职业素养的路径。采用问卷星平台对Y校工艺美术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该校对工艺美术专业提升职业素养路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部分院校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

  一、引言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研究看,国内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主要来自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均指出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可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整理了2015~2020年6年间发表的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文献16191篇,其中2016年发表量为3766篇,2017年发表量最高达到4269篇,2018年发表量为4241篇,2019年发表量为3517篇,从时间分布看应当说2016~2020年是工匠精神领域理论研究的快速增长期,这5年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热度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5253篇预计将再创新高,亦说明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热度有增无减。工匠精神根植于一定的时代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在“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中认为,工匠精神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第一,孕育时期,在物质生产相对落后、科技文明相对不发达时期的工匠精神注重简约朴素、切磋琢磨;第二,产生时期,工匠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为了职业威望和信誉以及适应社会;第三,发展时期,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种类多样的传承方式,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不被繁杂的外界环境所干扰的工匠精神;第四,传承时期,在机械化生产与互联网产业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提倡开放包容和勇于创新。在“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中基于工业发展的视角认为,在手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落后,工匠们追求精益求精和创新;工业革命时期,传统手工业受到机器化大生产的冲击,工匠精神陷入失落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与过硬的专业素质,这与工匠精神所强调的精雕细琢、至善尽美的价值理念具有同一性。最近几年,学术界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具有爱岗敬业,用户至上,持续专注等特征。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角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例如,杨子舟和杨凯在“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中认为当代的工匠精神是富有柔性的创造意识和制造智慧,个性化定制成为工艺的发展方向,制造过程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是工匠再次创造的过程。刘志彪和王建国在“工业化与创新驱动: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指向”中认为工匠精神应包含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观念。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工匠精神的意涵也存在不同之处,体现出工匠精神的时代性。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模式也趋于成熟,其共同特点是“工学结合”,即把专业素养的提升同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紧密相连,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殿堂。高校教师运用精湛的专业技艺、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经验以及良好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进而引领学生形成以追求“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观,从内心真正认同“工匠精神”,进而缩小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工艺美术行业输送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二、“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艺美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想要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仅有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个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首先,在“工匠精神”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不仅能促进人才素质的提升,还能为中国制造的品牌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在“工匠精神”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能促进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更趋合理,是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够顺利通过学校培养、劳动力市场检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最后,在“工匠精神”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不仅在于传统的单一的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在于对学生艺术创造力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注重加强学生知识积累、实践教学、创造性思维开发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期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工艺美术专业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以Y校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联合企业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一)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将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优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美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工艺品开发制作能力,能在工艺品或企业衍生品开发设计领域,面向包装、书装、陶艺、玩具和工艺品开发设计岗位,从事设计、制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

  将专业基础课由原来的14门精简为10门。将《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两门基础课整合为一门《中外美术简史》。在专业素养模块中增加了《写作与沟通》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两个模块。

  (三)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形式

  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的内容由原来的100%由学校培养。优化为40%由学校培养,另外60%采用理实一体的培养形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比如:《Photoshop》、《Illustrator》、《lndesign》有60%的培养任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专业课模块的应用技能型课程内容由原来的100%由学校培养优化为40%由学校培养,另外60%采用理实一体的培养形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将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由单纯讲授技法→教学演示→学生创作→成绩评定,优化为课上学习→校外实践→企业合作→市场销售→创新学习的“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动手实践性强这一明显优势,有针对性的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

  通过对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课程的项目教学,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开发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在项目实训教学的环节里,实现高度自主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选择自己适合的项目,把自己的设计构思结合到实际项目当中,使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凸显作品的内涵,进而实现产品化、商品化。在实训环节,老师和学生各自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老师提出项目,学生扮演设计师,接受项目,提出方案等,这可谓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当中提高专业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五)优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训环节的时间周期

  专业技能实践课模块的内容,历时一年的时间,全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比如《项目实训》、《专业实习》等。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技能,教师在课堂上先把基本知识的框架给学生罗列好;第二部分为技术应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掌握完整的工作流程,把掌握的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大学的前三年中教师要安排一系列到企业参观实践的活动,学生可以在那里体验设计实施过程。在第四年集中进行真实实践,通过校企融合,学生能亲身经历项目的开发,设计,制作的过程,通过探索和分析以及查找资料,将实践教学直接融入日常学习、艺术实践等活动中,同时把需要掌握的技能完全掌握,为就业提前积累案例和经验。

  (六)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常规的实践教学置于科研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和制作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以理论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产教融合发展为支撑、以实践为检验”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突破课堂和学校的限制,实现设计院校与企业融合发展体系的构建;实现应用型人才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实际项目+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与行业赛事、企业项目以及教师的横向课题等相融合,专业课的结课作品可以是课题成果、参赛作品或者作为企业项目。充分利用专业及人员优势,深入企业、行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论证,力争在多种工艺融合设计方面、工艺品的品牌与包装设计方面、电商界面设计方面、工艺油画原创性方面融进地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服务地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工匠精神”的真实意涵。通过基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模式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优化与实践研究,使学生实现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起到教学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同时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的产学优势。进而实现培养与就业的一体化,使专业教育回归到“育人本位”的教育根本,有效提升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星平台对Y校工艺美术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进行了职业素养问卷调查,其中收回大一学生答卷72份,收回大三学生答卷68份。对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经过工艺美术专业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培养的大三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在工作主动性(心态)方面、在实习实训期间承担工作压力(心态)方面以及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工作责任心方面表现情况统计,好的占比,较好的占比以及一般的占比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就其中间“较好”占比明显优于未经过工艺美术专业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培养的大一学生。可见,该校对工艺美术专业提升职业素养的路径具有可行性。

  五、结语

  纵向维度加大课程实践内容设计力度,横向维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体制。通过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以真实作品的设计、制作为教学主要载体来提升学生融入行业的实践能力,走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之路。“实践出真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全局出发建立纵横交错的设计实践体系,在实践中铸就学生的品德、智慧与才能,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5-48.

  [2]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职教论坛,2017(22):54-55.

  [3]杨子舟,杨凯.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7(3):40-44.

  [4]刘志彪,王建国.工业化与创新驱动: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指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3):1-7.

  [5]朱永跃,马媛,欧阳晨慧.工匠精神研究述评与展望[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68-76.

  [6]王玉洁,黄振霞,张龙浩.新时代“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工艺美术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析———以莆田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5):181-184.

  作者:杜宇琦 王维英 王宝怡 北华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2665.html


    上一篇: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课改革策略
    下一篇: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民歌引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