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试析就业导向下的中职德育教育(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四、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新途径:

1、\"教学工厂\"模式的引进与运用。将教学场所与专业实训基地合二为一,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管理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有\"身临厂境\"的感受,按工厂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了解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应该怎样做,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例如,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走进社区,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同时也是一个大染缸,思想觉悟高、辨别能力强、学习意识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实践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长社会实践知识和才干;反之,少数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也会因为抵挡不住社会上各种不良迷惑而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3、家庭教育作用的正确引导。家庭是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广义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老师。家长的知识水平、思想素质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要使家庭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提高家长的素质。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首先教育好家长,再来教育好学生。

4.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不仅要靠创新的课堂教学,还要靠创设各种自我教育的情境,即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职业性,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徽、校歌、校报及校史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精心布置各种场所,张贴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名言以及劳动模范、创业典型、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的画像,建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雕塑、碑铭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创业信心。

五、以能力为核心,改革德育教学考核模式。

德育考核具体可分为理论与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创新;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参与,努力把德育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这些层面相互补充、相互贯通,体现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考核结合起来,使实习成绩成为技能成绩与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的综合。

综上所述,创新德育观念,整合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改革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职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782.html


上一篇:论述如何开展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
下一篇:浅谈《电工学》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