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简述农忙实践对大学生的启示(2)
7农忙实践增强了农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从表9、表10结果看,扬州大学农科大学生在实践前对创新创业意识不算太强,认为“必须”或“重要”的仅占30%左右。对于当今竞争比较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业是未来主宰自己的催化剂。农忙实践的确明显唤醒农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认为“必要”创新的学生提高了40.4个百分点;认为创业“重要“的学生增加52.4个百分点。表明,通过农忙实践的锻炼和切身感受,使扬州大学的农科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8体会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当今农科大学生的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可塑性比较大,如果采用如农忙实践类似的实践形式,对转变学生思想、确定正确的专业信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强化素质训练、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效果更加明显[11~20]。
实践过程也发现,多数来自农村的农科大学生,一开始自认为对农业、农村状况比较了解,其实他们仅仅是对农业、农村表象的认识,一旦与真正的现实接触后,往往显得不安和焦虑,相对而言,对专业的抵触情绪更大。目前,在农忙实践教学方面,几乎沿用过去的传统方式,对实践指导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对未来农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不充分,对未来农科人才的发展道路研究不足。尤其是当今我国农业面临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农科人才的多元化就业方式、发展模式,对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特色人才打造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重视农忙实践对农科大学生的影响方面,更加要研究当今农科大学生的构成、特点,开展更加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当代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业专门人才的需要。通过加强协同联合、细化环节、突出差异化培养、发挥个人特长、增加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效能。
实践经验表明,对于刚刚接触农业专业知识的农科大学生,需要通过编制实践指导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实效的战略,强化实践指导老师的现场指导作用,才能较好的实现预期的效果。扬州大学一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原则,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深受社会好评。
如此成效的取定,得益于学校领导对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尽管农忙实践能够对农科大学生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但这只不过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阶段,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特色化培养目标,仍然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协调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7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