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住区交通组织方式浅析(14)
根据所调研住区的实际情况,可将其静态交通组织方式大致分为:分散路旁停车、集中地面停车、底层车库及地下车库停车等几种常用方式。
① 路旁停车:路旁停车是早期住区建设采用较多的停车方式,常设在组团路或宅间支路旁,一般采用嵌入式布局,如昌乐园和蓝波湾小区。
② 集中地面停车:集中地面停车即以住区干道为依托,在住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域、交通负荷中心区域或主要出入口附近设置集中停车位,一般运用于人车局部分流体系中。较为理想的例子是世纪花园小区,利用加大的建筑山墙间距留出的空间设置集中地面停车场。
③ 底层车库停车:底层方式由于可以采暖(暖库存车),因此在乌鲁木齐特殊的气候环境下是较为理想的停车方式。这种停车方式布置简单合理,也比较安全方便,一般多用于低层高档住宅中,如独栋式别墅、双拼及联排(Townhouse)住区。以空中花园小区为例,该小区以高密度低层联排住宅为主,住宅底层设置了私家车库。
④ 地下停车:当住区汽车拥有率加高时,可考虑地下停车。目前乌鲁木齐住区地下车库的常见形式是地下结合人防工程做车库,上部为住区中心绿地。如上海花园小区。另外,在高层住区中,常采用地下车库与住宅建筑的地下楼层结合设计,住宅需从结构设计上考虑车辆停放尺寸要求,如天安名门小区。
以上从住区交通中人行与车行不同的处理形式及静态交通的布置等方面归纳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城市典型住区的交通组织形式,从调研分析可知,区域内住区的交通系统现状基本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且为住区居民便捷出行提供了必要条件,与住区规划水平发展相一致。但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如交通的便捷性不高、住区出入口与城市交通交叉干扰、人车安全性问题等,并且,随着小汽车的逐渐普及,住区的静态交通组织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陈燕萍.卜蓉等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住区,2002,第2期
[2]陈祯耀.西方\"后小汽车交通\"现象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3,第3期
[3]周晓源.人性化的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3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