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单位内部小型房屋维修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事实上,从我公司实际情况看,这种小型房屋维修(改、扩建)工程,一年费用多则几百万,少则几十万,所以,如何实现小型房屋维修(改、扩建)工程的进一步规范管理已经成为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中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此项工作的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就本公司内部小型房屋维修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健词:房屋维修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邀标、议标代替公开招标、竞标。

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工程量小,即使公开招标,也不会有多少工程公司来应标。要公开招标,对投标者的资质就必定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符合标准要求的工程公司会嫌工程小,不感兴趣;而感兴趣的工程公司又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这会导致招标失败,给自己出难题。二是认为小工程公司的资质多数弄虚作假,真假难辨。在实际过程中也发现几个小工程公司同属一家大工程公司,实际上都是买来的征集。三是认为邀标比公开招标更了解、熟悉工程公司特别是委托代理来实施项目的承包人的情况,有利于施工管理。四是认为公开招标会增加成本和工程造价。邀标、议标不仅简单、方便,也减少了招标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五是认为公开招标会增加麻烦,耽误时间。公开招标、竞标至少要有工程预算,要制作标书,要组织开标、评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而,尽管邀标、议标在操作过程中有诸多有利方面,但以邀标、议标代替公开招标、竞标在客观上排斥了正常竞争,为照顾关系户、实现私情交往、实现利益互惠提供了可能。

(二)工程施工缺乏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随意性大。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某些单位确实管理技术力量不足,另一主要方面是某些人思想态度问题:怕麻烦或是别有用心,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是单纯的技术力量问题,为何不去请专业的代理公司设计和预算?如果认为这要增加成本,但增加少许有限成本总比不明不白随意增加工程费用更公平、公开、公正吧?

单位内部小型房屋维修工程除了极零星的维修项目外,有不少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也应该有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或者也应有较详细的施工要求和说明。实际中,真正做到的不多,大多数是只有大概方案和要求,因此工程中的增项或改项就较多,也很随便。往往工程施工方以各种理由或借口提出的增项或改项要求,单位管理人员只有同意,也都有会满足。监察审计部门质询时,管理职能部门人员还会帮着说明。工程施工缺乏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为增加工程造价提供了巧立名目弄虚作假的机会和前提。

(三)工程施工变更签证不及时、不严格,手续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这类小型房屋维修(改、扩建)工程一般都有不会聘请工程监理,都是由单位内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监督。这直接导致管理监督不严、不到位的现象是常有的事。不少工程中的增项或减项,往往是施工方口头提出,管理方也以口头同意,便付诸实施。待工程结算时,再补办手续和签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为多报、虚报、弄虚作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

(四)工程立项管理不严,论证不充分,有的根本无论证,主观随意性很大。

这些工程的立项,往往是根据有关管理职能部门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意见,提到有关会议上讨论,多数与会人员既不了解情况,也没作调查,只能是按照有关管理职能部门的意见办。如供电所办公楼装修改造,三年搞两次,第一次十多万,第二次十多万。可以说此类现象在不少供电所也不是绝无仅有的事,只不过多少、程度不同而已。

(五)工程预、决算不严,工程造价水分不少。

外送审计将工程建设职能管理部门自己监督制约自己转为接受他人监督,工程预决算精准情况制约的力度、程度得到了较大增强。即便如此,在对这些小型房屋维修工程的审计中工程预算核减额绝大多数超过10%,有的工程预算核减额达到30%多。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特别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诊断只要自己不贪污、不受贿、不超红线,工程质量不出大问题,就觉得无所谓;二是图方便、怕麻烦。要公开招标,要设计施工方案、图纸,要制定比较准确的预算,当然就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哪有邀标、议标、工程边做边改、做完再算来的简单、方便、省事?

(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一是管理专业技术力量不够。有的没有专职技术人员,有的根本就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这些小型工程,如要外请、委托设计、预算、招标,确实要增加一定成本费用。二是施工队伍的资质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借助用资质、征集资质比较普遍。三是施工时间紧迫。这种小型房屋维修(改、扩建)工程往往都是时间紧任务急,加之有不少难以预测因素,工程的设计、预算客观上有一定的特殊和难度。

(四)情感和利益因素。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具有隐蔽性,不少单位都长期使用几个小型房屋维修工程包工头,有的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他们简直就像单位职工。单位有关职能部门或领导,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比与一般职工的感情都好,关系更铁。一方投以工程业务上的关照,而另一方则报以吃喝玩乐,相互间互惠互利,心照不宣。这种一对一、小打小闹的互惠互利,只要不是拿到口袋里,是难以查实的。但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起来的数额却并不小。因而单位内部小型房屋维修(改、扩建)工程的漏洞也就难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63.html


上一篇:论现代城市中的古典民居
下一篇: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