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完善措施

发布时间:2020-04-25   |  所属分类:法律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自贸区成为了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自贸区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比较,对各个自贸区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贸区在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当前的自贸区现状来看,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专门税收优惠规范法律、无法满足自贸区创新性的金融制度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单一等等,这就需要在进行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完善的过程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升对创新型金融制度的适应性,增强税收优惠法律建设,以推动自贸区的发展。

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完善措施

  【关键词】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措施

  从2013年我国在上海成立第一个自贸区之后,自贸区建设成为了诸多省份的经济发展重点,广东、福建、浙江、辽宁、重庆、海南、河南等地区均投入到自贸区建设当中。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在税收制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构建了较为合理的税收架构,但是其他地区在进行税收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上海的模式。在当前自贸区的发展以及制度建设当中,需要对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进行完善,针对目前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推动自贸区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自贸区税收政策的比较

  (一)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共同点

  在2013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地区建设自贸区之后,对于上海自贸区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制定,而其他自贸区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大多参考当时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也就决定了各个自贸区在税收政策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1]。首先,确立推动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引入资产评估增值所产生的递延纳税中的优惠政策;股权激励中个人所得税的递延纳税优惠政策。通过这两种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减缓投资充足以及高端人才获得奖励时的纳税压力。其次,促进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在四种税收方面,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以及关税。各个自贸区在进行税收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大多拓宽了出口退税的范围,同时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应的增值税税率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自贸区开展生产经营。最后,明确税收制度创新。自贸区在建设方案需要进行税收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税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国际形势,完善离岸业务发展以及境外股权投资的税收政策。

  (二)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差异

  自贸区在上述存在很大共性优惠政策之后,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有地区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说上海自贸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托自身金融业的发展优势,在这一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更为明显;天津自贸区则侧重于航运、大型机械制造业发展以及金融租赁等方面;广东自贸区则将重点放在了服务业的开放与衔接方面[2]。在当前自贸区的发展中,不同地区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税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关税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税收优惠规范法律

  在目前分布广泛的自贸区中,税收优惠政策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这主要是缺乏专门的税收优惠规范法律,许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法律都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条文当中,使得其很难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标准化的法律制度,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大制约了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特别是在立法层次方面,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其缺乏稳定性,在与基本法产生冲突之后,无法长期实行。除此之外,部分自贸区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存在随意性,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的情况,对于自贸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无法满足自贸区创新性的金融制度

  在自贸区的发展当中,金融创新能够提供可靠的保障,而自贸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快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在自贸区的发展当中,创新性的金融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包括跨境融资、外汇支付手段等等,对于这些新金融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征收消费税、增值税,成为了许多部门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自贸区内的金融行业发展来说,变化迅速,这就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无法满足发展要求,每一项税收优惠法规的出台,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论证,这就容易导致制度出台之后,行业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无法与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保持一致,所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很难满足当前离岸业务以及境外股权投资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税收优惠政策单一

  相较于上海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来看,大多数新兴自贸区在税收政策方面较为单一,税收政策的数量相对较少,同时适用范围较窄,无法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导向性。在这种情况下,自贸区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很难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同时也阻碍了自贸区的发展。在许多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当中,更多的是以“点”为限,存在优惠不均衡的情况,不同地区的纳税主体利益进行了不同等价的划分,违背了产业型优惠的相关原则[3]。在税收法律方面,国内自贸区在贸易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方面,存在着不足。在国际船舶注册登记方面,税收优惠力度有限,这就严重阻碍了离岸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自身的国际市场地位提升。

  三、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海关税后优惠制度

  在自贸区的发展当中,很大一部分的贸易来源于境外商品进口,这就需要在关税方面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优化自身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首先,必须要完善税法法规的顶层设计,全国人大在进行大概框架制定之后,各个自贸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成熟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关税优惠政策。其次,充分借鉴国际海关税收优惠经验,对自身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通过达成双边或者多边条约,对自身的立法工作进行完善,从而在符合国情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与国际接轨,满足海外贸易的发展需求。最后,密切关注本国内需,对国内市场的动向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自贸区在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对计税税率、税收征管范围以及起征额度等等进行明确,完善海外商品关税制度。

  (二)树立法治思维

  在自贸区的建设与治理当中,必须要树立法治化的税收制度,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尽快提升自贸区法的法律级次,从而实现税收优惠法规稳定性与合法性的提升,适应当前金融税制的创新发展要求,为各项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大力推进财税创新工作,以此为突破口,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从而构建统一的政策体系,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保障。在自觉地将自贸区实践融入到法制建设当中之后,能够保证各项改革工作的稳步、扎实开展,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贸区发展的凝聚力,为改革开放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三)整合税收优惠政策

  在自贸区的发展当中,税制优惠设计需要建立在一国本身的经济依赖性上,通过合理的分析新的税收政策,能够将其优惠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各个自贸区需要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通过搭建统一的政策平台,提升自身的税收优惠优势,改变以往政策碎片化的情况。同时,推动自贸区离岸业务的发展,落实流转税免税的设想,从而提升自身在离岸业务发展方面的优势,真正地做到与国际社会接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得出现侵蚀国家税基的情况,通过借鉴美国出台的免关税退税制度等等,为征管成本的简化提供保障,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婷.中国自贸区税收优惠的法律限度与改革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5(4).

  [2]欧阳天健.论上海自贸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3]管金平.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演进趋势与改革走向——基于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J].法商研究,2017(6).

  作者:马凯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falvshilw/21525.html


    上一篇:明股实债法律风险及防范
    下一篇:法律衔接监察与检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