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及应用(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 应用实例

已经完工的南海区桂丹二期改造工程中的金沙大桥桥头的软土地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下:①层为耕植土,中密,为灰~灰褐色粉质粘土为主,夹植物根茎,呈软塑状,埋深约在 0.5~1.5m;②层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呈灰黑~深灰色为主,以粉粘粒为主,含腐殖质及少量粉细砂、贝壳,局部含较多粉砂及薄层粉细砂层,饱和,流塑状态,埋深0.5~4.2m;③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灰黄、灰白、褐红等杂色,冲~洪积成因,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细砂、中砂,局部含少量铁质结核,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或硬塑,埋深1.8~16.3m。④层为残积土粉质粘土层:棕红色为主,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砾岩、含砾细砂岩等风化残积土,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细砂、中砂,局部残留少量砾石,呈硬塑~坚硬状态,埋深0.6~6.3m。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布桩形式为正三角形,水泥固化剂采用 32.5 号普通 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 0.5,桩端穿过软土层进入硬持力层 500mm。钉形水泥土 双向搅拌桩桩长 16.5m,桩径 500mm,扩大头直径 1000mm,桩间距 2.0m,扩大 头深度 4m。设计水泥用量:直径 500mm 部分水泥用量为 65Kg/m;扩大头部分 260Kg./m。成桩施工中,搅拌头的提升和下沉的速度不超过 1.0m/min,浆泵的喷浆 压力为 0.4~0.5MPa。 在施工过程中,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中没有发生丝毫冒浆现象,地面隆起少量松散土体, 土体中未发现有水泥浆存在(如下图) ;

而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大量水泥浆冒出,土搅拌桩由于冒浆及搅拌不均匀导致桩身上部强度极高,下部较低,分布很不均匀,桩身施工质量较差。

5 讨论

5.1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相比,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同样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机械在现有的水泥土搅拌桩机械上改造即可,设备投入少。

5.2有效解决了传统水泥土搅拌桩由于施工过程中冒浆、搅拌不均匀引起的一系 列桩身质量问题,保证水泥土搅拌桩桩体中的水泥掺入量,提高水泥浆分布的均匀性,桩身质量大大提高。

5.3由于该桩充分利用了复合地基中上部附加应力大,下部附加应力小的原理, 桩间距比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大,尤其下部水泥用量大大减少,有效的节约了工程造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5.4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尚需结合大量的工程 实践,对其加固机理及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336.html


上一篇:粉喷桩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