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管理方面问题总结及探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内园林工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各类园林绿化公司也大量出现。但是各个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导致建成后的工程质量差异很大。本人从事了多年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本文就个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园林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一、设计方面
设计方案是一个园林项目的核心和灵魂,优秀而贴切的设计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保证关键。近年来大量园林类项目的出现,催生了大批的园林绿化设计单位,设计师同时在做两个或者更多案子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的设计人员还是临时从其它行业转入,经常是只要能熟练使用CAD、Photoshop就行了,这导致了设计中抄袭现象严重,方案雷同,而且与现场实际相差较远,可操作性比较差。做为施工单位,如果你完全按设计图来施工,可以说这个项目离失败不远了,而且这种现象估计还要延续几年才能得到有效改善。而境外设计公司要好一些,他们的设计可执行性要好很多,但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还不够完善,还是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变更。
园林工程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只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园林施工过程是又一次的创作过程,需要结合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整,以期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因此对于园林工程,图纸交底显得异常重要,不仅是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业主方对工程的期望和意图也非常重要,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和业主方的要求,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本人刚做过的一个项目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业主方的意图和设计单位的方案不一致。方案设计是一家境外设计公司所做,图纸深化是国内一家有名的园林设计院,设计方案是几易其稿,但业主方还是不满意,可由于工期要求非常紧张,方案就在争议中交到了施工单位手中。开始的施工单位是项目所在地非常有名的一家园林企业,可能是工期催得比较紧,也可能是对设计单位水平过于相信,他们完全按设计方案进行了施工,可最终的效果并不好,业主方不认可,搞的非常被动。后来业主方找到了我所服务的公司,决定由我主持对该工程进行施工、改造。进场后通过与设计人员和业主方的多次沟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说白了问题很简单,就是设计方案与现场情况及业主方的要求不太相符,该项工程的施工需要在充分尊重设计理念和意图的基础上对细节做大量改进和处理。最后,前面刚刚完工的部分基本是扒掉重新做了一遍,当然最终的效果业主方和设计方还是比较满意的。
设计上还有一些地方经常会出现问题,如在有些项目中常常会把园林景观的焦点设计为大规格的乔木,可是设计师先前设想的理念与效果实际上却未必能达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较大的树种本身因为生命力比较差,栽植后易出现萎缩现象甚至经常死亡,栽种后景观效果并不佳。为了提高大树的成活率,需要进行强修剪,树木原有的优美形态就被破坏了,如果一旦遇上了水土不服或管理不善会导致树木的死亡,既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还达不到需要的景观效果。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作者的经验是多选用移植过两年以上发育较好的苗木或者改用胸径为15 cm~20 cm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树木,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及现象的出现。
有时设计师为了追求景观的形式美,而不顾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生物特性,将不适合的树种用上。例如在高大建筑物的北侧栽植喜光而不耐荫的树种;不耐寒的植物却在建筑之间通风处栽种。
有时在植物种类的搭配上没有作长远的考虑,只追求一时的景观效果。如栽种靠墙角的植物比栽种外沿的植物生长速度慢;一两年后, 靠墙角的被外沿的掩盖住了,层次感也就没有了。
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建成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施工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他必须要有一定的园林建设的基础、水准、眼光和功底,才能搭配无法在纸上表达的多维空间组景和植物的姿态、朝向、大小、定位及种类等,通过感悟和配合施工图纸的设计理念,来创造与调整出最佳的景观作品。
但目前的现状是园林施工队伍素质差异很大,很多人认为园林工程项目只是种种树、铺铺草,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园林工程项目利润可观,致使大量素质不高的施工队伍涌入园林绿化行业,导致施工过程中只能\"照猫画虎\",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更谈不上全面体现园林工程的设计思想了。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当前园林工程建设上非常迫切和急需的工作。园林项目管理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有技术方面的、人员管理方面的、机械设备使用方面的等诸多问题,工程管理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机运用于园林工程项目中,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园林工程建设行业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乏正规专业的园林监理。目前国内大部分园林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基本上由建筑工程监理兼任或直接是施工单位自行兼任,监理单位不管质量,只管进度和数量。缺少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造成了工程中常常出现:土壤不要好,能栽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基肥不要施,不死就行。只重视刚刚完成后的一时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至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的难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