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观察(2)

发布时间:2015-07-21   |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5.3呕吐的观察

呕吐为颅内压增高或出血刺激了延髓的中枢所致,对于那些有意识障碍和语言障碍而不能诉说头痛的病人,呕吐的观察是早期颅内压增高的可靠指征之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出现呕血,本组急性期入院的180例患者中,出现呕吐168例,呕血2例,对呕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

2.5.4生命体征的观察

脑出血患者常常发生在有基础高血压的患者,多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使血压骤升而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本组180例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68例,占93.33%,血压过高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但是基础血压过高突然降至正常范围,病人也不能耐受,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脑功能,急性脑出血患者,我们通常将血压控制在150~180/80~100mmHg之间。病程中如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变慢,提示脑干受压,如血压不升反而下降,可能是延髓功能衰竭;体温升高常提示合并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或出血后吸收热。我们一般将体温控制在37℃~38℃,体温过高,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

2.6 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工作

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和再出血的发生。脑出血的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往往较长,易发生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合并小便障碍患者需导尿,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本组病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08例,占60%,发生泌尿系感染20例,占11.1%,无褥疮发生。

2.7心理护理

对脑出血患者,心理负担非常大,往往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仔细倾听尽量理解,给患者以时间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并主动猜测患者的需要,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并表示关爱,对家属心理生理上承受的压力表示理解、同情,并给予有关信息和技能指导,使家属了解适应疾病的发展状况,缓解患者的行为退化,特别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激动和悲伤,防止因情绪的波动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再出血[2]。

2.8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患者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可有效防止关节变形、肌肉挛缩等合并症。康复期护理主要是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处于被动体位,须按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被动运动,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对小关节特别要小心,因这些关节易强直,需多做运动,每次每个关节按不同的方向活动5~6下,每日进行3~5次;对患侧大小腿、胸部肌肉要轻柔、有节奏地按摩让其放松,而伸侧的肌肉要按摩与揉捏相结合,减轻这些肌肉的孪缩,以免妨碍相关关节的运动,每次10~15min,每日2次;直到患者能主动运动。

3 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决定患者预后,但护理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专业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科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中,在积极的治疗下配合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改善。出院时病情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者有118例,占65.56%;有轻微后遗症、生活部分自理者36例,占20%;瘫痪22例,占12.22%;死亡4例,占2.22%。

4 结论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护理和康复治疗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护士和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根据脑出血急性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进行精心护理。实践证明,通过恰当的、精心的护理,可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3]。

参 考 文 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5.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0~631.

[3]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2-15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nchuangyixuelw/14722.html


上一篇:中医核心期刊谈中医治疗皮肤瘙痒
下一篇:对急腹症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