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2)
2.1墙板施工缝的防水施工
按照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墙板施工缝应留在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并在墙板混凝土中留置阶梯、凸凹和预板金属板等形式,除了在混凝土墙板上留置施工缝的高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条件外,为方便工程施工,当地板上设置有垂直墙板的地梁时,应使墙板施工缝的高度设在高于梁顶标高的位置;在墙与柱交接处,应利用柱箍筋的间隙保持凸缝的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不缺楞掉角的强度时,方可拆除凸缝两侧模板;对于损坏了的凸缝部位,可在墙板上凿除部分混凝土重新形成凸缝;对于凸缝台阶处成型不密实的混凝土,应在安装上部墙模板之前凿去,直到肉眼观察无细小气孔为止,同时要将凸缝的凸出部分凿毛,除去表面浮浆层,并认真检查施工缝封口模板的密实性以及牢固性。铺设水泥砂浆的厚度以盖住凸缝为标准,铺浆长度要适应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当混凝土在墙板中的卸料高度大于3m时,可根据墙板厚度选用柔性流管浇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2.2变形缝的防水施工
为避免止水带局部出现卷边或接头粘接不牢,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2.1选购止水带时应按图纸要求选购长度能够满足底板加两侧墙板的长度尺寸,如长度不能满足要求而需接长时,可采用氯丁型801胶结剂粘结,并用木制的夹具夹紧,或者采用热挤压粘结方法,以保证粘结效果。
2.2.2止水带安装过程中的支模和其他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不应有金属一类的硬物损伤止水带。
2.2.3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将底板处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密切注意止水带有无上翘现象;对墙板处的混凝土应从止水带两侧对称振捣,并注意止水带有无相位移现象,使止水带始终居于中间位置。
2.2.4为便于施工,变形缝中填塞的衬垫材料应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浸泡过的木丝板。
2.3后浇带的防水施工
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常在地下结构中留设后浇带,而渗漏常出现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接缝处。渗漏的主要原因:
2.3.1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过早,且浇灌混凝土的落差较大,使得后浇带接缝处产生过大的拉应力;
2.3.2浇灌前对后浇带混凝土接缝的截面局部遗留的混凝土残渣或碎片未能清除干净,或后浇带的底板位置的接缝处长时间的暴露沾了泥污未处理干净,严重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所致;
2.3.3设计中存在着局部不合理的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宜在两侧混凝土成型6周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进行。或者通过沉降观测,当两侧沉降基本一致,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增加情况以及底下结构混凝土浇筑后的延续时间确定。施工前,应将接缝面用钢丝刷认真清理,最好用錾子凿去表面砂浆层,使其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再浇筑。施工时可根据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在接缝面上再涂刷一遍素水泥浆,但每次涂刷的超前量不宜过长,以免失去结合层的作用。后浇带混凝土中还可掺入15%的明矾石膨胀剂,在混凝土硬化时起收缩补偿作用。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二次振捣法,以提高密实性和界面的结合力,设计中往往会对该部位配筋进行加强,针对配筋较密的特点,后浇带宜采用T型的形状,以方便拆除模板。
2.4预埋的金属件及穿墙螺栓的防水施工
预埋的穿墙地脚螺栓、穿墙套管以及为安装模板设置的穿墙螺栓,设计和施工规范都规定要焊接止水环,但对施工中的止水环焊缝的检查要求不够严格,以致于施工中往往存在局部漏焊和严重夹渣现象,为渗水提供了通道。因此,要加强对止水环焊缝的检查,在满焊的条件下应逐个敲去焊缝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后方可用到工程中。用于支模的穿墙螺栓也可采用汽压焊和电渣压力焊顶锻形成止水环工艺,但需注意顶锻后形成的止水环径部分应大于钢筋直径2.5倍以上,而且止水环相对穿墙螺栓中心不得有严重偏移现象。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应在穿墙螺栓端头迎水面侧凿除20~30mm深的混凝土,截去穿墙螺栓,用膨胀砂浆做墙面处理。对于较大的方形套管,管子的底部常因无法振捣而出现空洞蜂窝现象,我们对此类套管采取在止水环两侧分别开出直径不小于振捣棒直径的洞口,便于将振捣捧插入套管下部混凝土中振捣,同时排出气体,从而保证了这部分混凝土的密实性。
3、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渗漏水的治理
防水混凝土的渗漏主要是混凝土存在着缝隙、孔眼、毛细管通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向性的渗漏问题。针对不同的渗漏部位,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从整体上补强堵漏并重,是防渗漏处理的基本要求。
3.1渗漏部位的确定
混凝土的结构渗水一般按其部位来分,有如下几种:
3.1.1变形缝的渗漏
3.1.2施工缝渗漏
3.1.3裂缝渗漏
3.2防水混凝土自身缺陷部位渗漏
按其渗漏程度可分为如下几种状况:
3.2.1微渗
混凝土面潮湿、有湿渍,手触摸有潮湿感,但无水流淌痕迹,灯光照射下无反光水迹。
3.2.2慢渗
混凝土面潮湿,有水印,手触摸有水,擦干渗水部位,经一段时间可见水渗出,并慢慢形成积水,灯光下可见流水反光水迹。
3.2.3漏水
擦干漏水面,可见渗漏处立即有水渗出,在顶板下滴水或滴水成线,墙面淌水,底板上形成积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