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2.4涌水

混凝土面可见漏水孔眼和裂缝,形成水流,漏水量大,个别呈小笼头状,漏水>50mL/min。

3.3地下工程混凝土渗漏处理办法

根据地下工程混凝土的渗漏的特殊性,整治方案要针对其渗漏部位,产生的内在与外在原因,遵循\"整体布局、优选材料\",\"点面结合、各个击破\",\"补强止渗、标本兼治\"的施工原则。具体做法是:

3.3.1查找出主要的漏水部位,采用导水、排水的方法先把水流引排出处理面外,降低处理面的水头压力。

3.3.2对大面积的渗水漏水先封后堵。即在导排水后,先对其表面进行大面积涂膜式的封闭微细孔隙、沙眼、蜂窝,再进行注浆。

3.3.3封缝止水。混凝土的裂缝、施工缝、变形缝采用嵌缝、埋管注浆处理。

3.3.4重点处理减压的导水孔,用注浆法把最后的出水部位封闭。

3.3.5在整体处理的基础上,对于较轻微的渗漏部位可采用具有亲水渗透结晶型的\"赛柏斯\"防水涂料进行处理。

地下工程建成后,如果出现渗漏,轻则影响美观、使用不便,重则破坏结构安全、引发事故。地下工程防水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加以控制的问题,这不仅反映在验收阶段,对于长期的耐久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通过对结构质量、细部构造部位产生渗漏原因分析及其正确的施工方法,了解机理,采取有效地预控技术措施,堵住源头问题,控制好中间的施工过程环节,就可使质量通病能够降低到最低、克服掉渗漏缺陷,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防水工程质量,使地下混凝土防水工程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81.html


上一篇:浅议农村河道疏浚的措施和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下一篇:农业工程评职论文范文家庭农场与农村水利建设融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