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文物保护修复调色原理

发布时间:2020-07-24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文物保护与修复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文物修复工作中经常遇到调色问题,该问题在很多修复门类中都存在,成为公认比较难于掌握的技术,有些人在这个环节被“卡住”,甚至被“淘汰”。很多人遇到调色问题,就归结为“艺术”或者“天赋”,觉得很难逾越。其实调色问题更多依赖的是科学,有规律可循,且并不复杂。文章从牛顿的光学原理入手,尝试摸索一条解决文物保护与修复调色问题的路径。

文物保护修复调色原理

  关键词:文物保护与修复;调色问题;三原色

  文物修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调色问题,在书画修复、青铜器修复、陶瓷器修复中,都有类似情况。调色工作做得好,修复后的文物视觉效果才会好,修复部位才会“看不出来”,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展览展示等需要;修复面调色工作做得不好,有明显差异,展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修复工作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文物修复工作中调色是一个关键环节。

  1“三原色”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文物修复调色环节的操作,考验操作者眼、脑、手的统一协调能力,一种颜色被眼睛看到、识别,大脑计算、分析,手操作、输出,转移呈现在修复部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便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也无法用机器设备完全替代。国内外在教学、科研、工业体系中所涉及精确调色的行业、部门,大都在关键环节依赖人眼的辨识能力,很多先进的设备也只是起到参照和辅助的作用。所以调色师这一职业,也就成为一个关系重大又十分小众的职业。在文物修复工作当中,颜色调配的工作,往往比普通调色师的工作更复杂一些,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外,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调色工作依赖的科学原理来自17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光学理论。1672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类首次完成光的色散实验。实验证明白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产生色散,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因此,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作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作单色光。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自然界红、绿、蓝3种颜色是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因此红、绿、蓝3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1]。1802年,托马斯.杨(ThomasYoung)提出RGB三基色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眼睛有红、绿、蓝3种不同类型的颜色感知接收器。1810年歌德在《颜色学》(TheoryofColors/ZurFarbenlehre)一书中,提出了六等分均衡色环的方案。1810年,菲利普.奥托.朗格(PhillipOttoRunge)开发了一种基于色相和黑、白的球形3D颜色模型。1861年,麦克斯韦根据三基色混色的理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麦克斯韦的工作可被认为是现代色度学基础[2]。1905年,孟塞尔(AlbertH.Munsell)建立的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表色系统(colorordersystem),被称为孟塞尔颜色系统(Munsellcolorsystem),对颜色作了精确的描述。1914年,奥斯特瓦德(WilhelmOstwald)推出了奥斯特瓦德颜色系统。奥斯特瓦德制后来逐渐被美国光学协会色彩代码表(AmericanMunsell)和瑞典自然色制(SwedishNaturalColour)所取代。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Internationaledel'clairage/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llumination,CIE)定义了标准颜色体系,为大多数定量的颜色度量方法奠定了基础。1965年前后人们通过生理学实验证明了托马斯.杨(ThomasYoung)的假设;在人类眼睛视网膜上存在分别对红、绿、蓝的光线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经过众多科学家、艺术家的努力,牛顿的“三原色”原理被进一步发展为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理)和色料三原色(减色法原理)。人们通过学习“三原色”原理,掌握“色相”“明度”“纯度”“冷暖”“互补色”等原理,可以很顺利地掌握颜色的调配,运用于油漆、印刷、皮革、染织等行业。同样“三原色”原理可以运用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为精确调色提供帮助。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除了需要与原作相同材料修补的情况以外,非相同材料异体模仿再造工作中色彩模仿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调色”能力决定工作的最终效果,“三原色”原理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五维调色法的产生与应用

  笔者曾多次系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在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的时候,老师也使用“三原色”原理进行调色教学[3]。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凡是修复技艺高超,修复效果好的修复师,其调色方法都离不开“三原色”原理。所以作者也一直坚持运用“三原色”原理进行工作和教学。通过借鉴印刷行业CMYK四色印刷原理,运用美术颜料三原色(玫瑰红、柠檬黄、湖蓝)加黑、白进行调色,即W(白色)、C(湖蓝)、M(玫瑰红)、Y(柠檬黄)、K(黑)5种元素调色法,简称“WCMYK五维调色法”。经过实际工作的检验证明WCMYK五维调色法符合色彩科学原理,可以满足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需要。以康熙青花大盘修复为例,需要仿色面积最大的是器物的底色部分,也就是俗称的“鸭蛋青”。要调制“鸭蛋青”这个颜色,就要了解其WCMYK各项色值,使用色差仪来测量,取得了鸭蛋青底色的lab值,经过电脑软件分析、转换,得到CMYK色值是C:12/M:6/Y:6/K:3,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默认白色的色值为100,所以鸭蛋青的WCMYK五维色值是W:100/C:12/M:6/Y:6/K:3。根据这个WCMYK色值,使用W(白色)、C(湖蓝)、M(玫瑰红)、Y(柠檬黄)、K(黑)5种颜料,可以准确调制出康熙青花大盘底色。实际上W:100/C:12/M:6/Y:6/K:3这个值是一个经典的调色练习色值,以这个值为基础可以调制出一系列的青花瓷胎体底色(图1)。在近些年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实践和教育工作中总结发现:按照“三原色”原理及WCMYK调色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头脑条理清晰,能较快掌握调色技术。反观以前一些学生或者初学者,练习调色时,在没有色彩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主观认为颜色越多,调色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买12色、24色甚至更多的套系颜色来使用,实际上这样做反而增大了颜色调制的难度。初学者在使用WCMYK调色法练习一段时间以后,眼、脑、手功能充分统合协调,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出各项颜色的色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能娴熟驾驭颜色。在这样的水准上,使用复杂的颜色套系,也能够调制出正确的颜色。在文物保护修复教学中,可以引入美术学科色彩基础知识的色环渐变推移练习,让学生完成手绘色环练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色彩调制的尺度观念(图2)。应该说明的是,文物保护修复的核心是对古代艺术品的多元化解读,所以对修复师的美术技能修养和综合艺术修养有较高的要求,大专院校文物保护修复专业除主干课程外,设置像“色彩基础”“图案基础”这样的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有重要意义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3文物保护修复颜料的选择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和学生学习调色技法的颜料选择问题,笔者认为:颜料的使用,是为了遮盖伤残部位和模仿原有色泽,所以要选择化学稳定性相对好的颜料,使色彩能保持长久不变色,除非原作用了染料。使用非同种材料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时,应当尽量选择天然矿物颜料。学校教学、学生练习调色可以选择耐晒化工颜料。染料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容易褪色,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要慎重选用。在颜料当中,又有各类成品颜料和原料性颜料(粉状颜料)的区别。成品颜料的选择难度在于颜料基础材料的差别,颜料和其他修复工序所用材料的配合度,比如陶瓷器修复的仿色、绘画层,一般在补缺材料的上层、仿釉材料的下层,这一系列材料,必须性质相近或相同,至少不能互相矛盾、影响,要保证修复面层性质稳定。与成品原料相比,粉状颜料,有性质稳定、适应性广的优点,能够与多种性状基材配合,形成的仿色、绘画层有稳固的优点,与前后修复工艺亲和,易于长期保存。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更新,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所采用的材料、工艺可能会发展变化,但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不会改变的,在坚持科学的前提下,找到最好、最适合文物保护修复的材料和工艺,应用于实际工作和教学之中,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牛顿.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荆其诚,焦书兰.色度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蒋道银.古陶瓷修复技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作者:杨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21899.html


    上一篇:精准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下一篇:两微公众平台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