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2)
( 3) 一些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亟待自我发展和完善。由于建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热潮的兴起,在促进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小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些小型建筑企业和私人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如资质等级较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等,使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 双赢的管理模式的优势
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国有建筑企业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分包单位拥有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只有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的观念,\"双赢\"才是真正的赢,只有让分包队伍有钱赚,他们才有进行管理的动力,才能与我们进行长期合作,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制经济,或者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技术管理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合作模式,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分包合同是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所谓全过程是指从合同的洽谈、草拟、签定、生效开始,至合同失效为止的全过程,这里不仅要重视合同签定前的管理,更要重视合同签定后的管理; 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参加管理;
5 技术管理中的优势互补
5. 1 可以有效地减少投入
工程项目开工后,如果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检测仪器等,但如果采用技术管理型模式,可以将社会的闲置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减少工程项目的直接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5. 2 可以利用分包队伍的施工经验来弥补不足
对于我们没有施工过的项目,由于没有施工和管理经验,缺乏技术组织能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何处人手、如何组织施工对我们来讲都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正规的、有经验的分包队伍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施工技术策划、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方法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与分包方的合作中,经过总结和升华,这些经验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弥补了
我们在某些项目上施工经验的不足。
5. 3 有利于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
对一些点多、面广、线长、工序多、工期紧、强度大的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管理型模式多开工作面,多增加分包队伍,这样可以做到\"遍地开花\",有效地加快工程进度。
5. 4 可实现部分风险的转移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工程项目,通过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分包队伍,他们有承担资金、质量、工期等风险的能力,在业主无预付款或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能克服困难甚至主动垫资生产,可以替我们承担一部分风险。
6 技术管理难点
( 1) 分包单位的加入,增加了我们在业主、监理及分包队伍之间协调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 2) 分包队伍的选择成为关键,例如对未接触过的工程,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上主要依靠分包队伍,因而选择分包队伍至关重要。
( 3) 增加了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控制风险。工程一旦分包,分包队伍的施工组织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工期能否实现,其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质量目标能否实现,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安全控制指标的实现。因此,技术管理模式在转移部分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的风险。特别是质量和安全管理,其风险尤为突出。
7 结束语
工程技术管理可以说是一门科学,也是施工中各项管理的龙头,所有要建立一套可靠的、可重复使用的管理系统,按照优先管理方式,有效地协调分配现有的资源,使项目同步平稳运行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学习高效的技术管理技能,努力实现建筑技术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宋继红,董拥军.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研究[J].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2010,7(1).
[2] 温东飒,倪杰.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9,9(15).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