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加强企业政工干部自身建设的措施

发布时间:2013-11-28   |  所属分类:行政: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起来,把他们吸引和凝聚到企业改革发展的火热生活中去,在改革攻坚和生产经营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关键词:企业政工 干部素质 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条件新、任务新、工作对象新等特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适应这种新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工干部自身所具备的素质。

一、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是发挥政工干部参与企业决策主观能动性的需要

具体来讲,要明确制定参与的制度。为保证企业政工干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如企业党政领导在重大决策前共同磋商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出现分歧时的请示汇报制度;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与经理办公会制度等。党的十五大提出,今后要在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因此,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每一件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都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党群干部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对生产经营工作熟悉,才能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发挥好参谋作用。

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发挥保证作用,需要党群干部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措施能否落到实处,政工干部有直接的关系和责任。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政策出台前全面论证,决策中认真负责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力求决策的正确性。

提高决策效应,发挥监督作用,也需要党群干部提高自身素质。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探索中前进,也就决定了在前进中难免有失误和不足。因此,在每一项政策和措施出台后的实施过程中,党群干部要跟踪参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群干部必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素质。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大力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培养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的党员职工队伍。实践中探索和建立党建的立法工作,使企业党建工作不断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目前,由于有的干部长期在固定、封闭的岗位和环境中工作,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普遍存在着“单一型”干部多,“复合型”干部少的倾向。一方面知识比较单一,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政工干部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对现代管理知识的实践,同改革的形势很不适应。当前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政工干部队伍不稳定,党务干部存在着“跳槽”心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党务干部的地位和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有关待遇特别是经济待遇问题上,人为地形成了党务干部低于技术干部的现象,使党务干部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因而想尽办法改行或调离企业。二是部分企业申请入党的职工和党员发展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一些青年职工不求政治进步,例如某厂技术处有干部30多人,几年来没有一个写入党申请书的。有一个大型企业党员空白班组达300多个。青年职工不愿申请入党,势必带来党员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政治素质日趋低下等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有设置合理的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二是要抓好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复合动态型”的政工干部队伍。同时,要解决好政工干部的待遇。企业领导要理解、关心政工干部,对他们的劳动价值要有一个明确定位;要在薪酬待遇上同技术干部一视同仁;要引入激励机制,对在政工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该重奖的同样予以重奖,从而充分调动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政工干部队伍。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企业党组织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运行规范的要求,从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出发,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上,把党员教育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切实增强教育的原则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努力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职工的培养教育,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提高政工干部素质,企业政工干部必须练好真功夫

务实、廉洁固然必不可少,知识面的丰富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理论修养的坚实性、根植于群众之中的坚定性和解决问题的艺术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政工干部要达到这个标准,练好“四功”尤为重要。

一练“实”功。

二练“情”功。 一是把握出发点。做到真情感人。二是把握动情点。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是把握着眼点。切实感受职工之“情”。

三练“硬”功。打铁先得自身硬,政工干部练“硬”功应具备三种精神:一是奉献精神。二是忘我精神。三是合作精神。

四练“软”功。现代企业制度“硬件”的建立,必须与企业职工素质培养和提高这一“软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启动职工自觉接受心理;启动职工自觉学习心理;启动职工的自觉适应心理;启动职工的责任意识。否则,“软件”的滞后会拖“硬件”的后腿,最终导致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实现。政工干部只有具有较强的“软件”功力,才能启动职工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必须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政工干部要自觉学习。要把管理手段运用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提高政工干部素质。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坚持和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方法和有关制度,抓好落实,防止流于形式。同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努力探索职工群众接受效果最好的方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起来,把他们吸引和凝聚到企业改革发展的火热生活中去,在改革攻坚和生产经营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五、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必须树立现代思维方式的方法和途径

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知变通和创造,只知沿袭过去、推崇模式的再生性思维是不可能对无限丰富、日新月异的政治工作现实和人们思想现状做出正确指导和解释的,只有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积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认真地思考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才能开创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工作新局面。由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升华;由单向性思维向多维性思维扩展;由再生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飞跃。再生性思维是指应用先前获得的知识,直接地而不需要改变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因此常常视保守为稳重,视创新和创造为冒失。在思维过程中,常常是沿袭相承已久,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不知变通、改革,常常致使思维闭锁和僵化。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指人们能够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能力。其特点是敢于标新立异,敢为人先,不断创造新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ngzhenglw/730.html


    上一篇:论述如何加强基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下一篇: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