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浅谈社区卫生服务现况(2)

发布时间:2014-01-14   |  所属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1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迫切需要社区合力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社区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业务用房、人力支持等方面的到位,将是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医院的管理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更是这项业务能否健康运行的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实际上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首先要在社区逐步建立并完善心理服务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1)要建立相应的各级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

  (2)在社区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如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设咨询热线、公益网站,设置心理咨询室、活动室等;(3)充分整合现有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卫生服务,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3.2完善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发展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新的卫生服务模式,鉴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增多及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连续性服务的原则,为及时地解决居民的心理卫生问题,实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全科医师和心理医师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3.3健全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功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问题差异性的需要,要提供包括心理测量、心理诊断、行为纠正、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自杀预防干预、家庭暴力预防干预、儿童情绪问题干预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及行为问题的干预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等多项服务。

  3.4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定位要适度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居民心理问题出现,使早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达到心理疾病一级预防的目标,并适当开展二级预防措施。

  3.5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方式要灵活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应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需要,使社区提供的心理服务能够有效地传达给确有需要之人。改变既往“坐等上门”和非正式(私人邀约)的心理服务,使有需求但羞于表达的“患者”通过灵活的形式得到服务。因地制宜开展社区门诊现场、家庭咨询、网络与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宣传、个案咨询及团体咨询辅导。

  3.6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不仅要获得数量上的增加,而且也要保证质量上的提高,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并制定出考核质量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以便发现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

  3.7加大预防保健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政府及心理卫生组织机构应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深入居民生活场所,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提高居民的兴趣和参加健心活动的积极性,使公众对心理健康产生公共需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发展,追求心理和谐、行为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因此,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开展和推进至关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xuexiaoyanlw/7054.html


上一篇:中医评职论文发表浅谈中医药对肿瘤放疗增效减毒作用
下一篇:中医评职论文发表简述中医药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