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证券论文发表对证券期货监管合作中委托监管的思考(2)

发布时间:2015-12-25   |  所属分类:证券: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行政处罚权不宜行政委托。《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将行政处罚权委托给其他组织,但又同时明确受委托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因此,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宜将此行政权力委托给人民银行分支行。

行政检查权可以行政委托。相关行政法没有直接对行政检查权是否可以在行政机关之间进行委托做出规定。不过,按照法理学推理,既然《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明确相关权利可以委托,则作为其前置程序的行政检查权亦可以委托。经论证,委托监管符合行政委托法律“要件一、”“要件二”、“要件三”的要求,具备充分的法律基础。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对行政检查权及由此引申的非现场监测权实施委托,给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带来的法律风险最低。从务实角度考虑,人民银行分支行获得证券期货业的行政检查权和非现场监测权,就可以获得维护金融稳定所需的数据信息,符合提出委托监管这一思路的初衷。

二、实施委托监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证券期货行业组织体系复杂、数据敏感,给委托监管带来困难。与银行业相比,证券期货业有其突出特点:一是行业组织体系更为复杂。证券期货行业相关主体包括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如何规范这些组织体系的运作是引导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二是证券期货产品复杂程度高。银行业金融创新受严格风险管控影响,其金融产品结构相对简单,在县域或偏远地区基本限于存贷款及简单中间业务。但是证券业务具有较高复杂性,金融产品衍生程度高,风险更趋隐蔽;三是证券行业敏感度强。证券行业面向公开市场,直接面对投资者,行业敏感度高,特别是上市公司数据或信息公布前泄漏,非常容易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如何限定委托监管业务范围,防止引发证券市场不良反应,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目前许多省区推进委托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设置与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委托监管要求。当前,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未设立专门金融稳定部门,现有金融稳定从业人员少,有的身兼多岗,证券期货业知识和监管经验普遍不足,同时要应对日益繁重的金融稳定工作压力。如果现有从业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来履行受托机构监管职能,不仅会影响委托机构的信心,也会给人民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乃至法律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具体委托而非概括委托。从法律依据看,目前对行政委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各地方性法规对行政委托中的受托方的组织性质或者没有明确说明,或者不一致。为考虑地方差异和有利于明确职责,不宜由总行直接与证监会达成概括委托协议,而应由各省(区、市)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与管辖地人民银行分支行达成具体委托监管协议。

(二)分类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因委托监管涉及法律问题以及委托地区金融监管权的变动,建议各省(市区)人民银行不等不靠,积极支持和安排地州市分支行先行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由总行与证监会形成《人民银行分支行各地证监局委托监管工作指引》等文件,规范委托监管内容和形式,逐步推广委托监管合作模式。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稳定部门、法律事务部门要密切合作,与当地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积极接洽,研究制定委托监管方案,制定规范的委托监管法律文书,明确双方法律责任,降低双方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三)借鉴其他行业委托监管经验,推动银证委托监管发展。目前,国内国资委系统在委托监管方面有较好的实践。上海市国资委2010年与市委宣传部、市金融办、市民政局等签署委托监管协议,对64户直属企业646亿元国有资产实施委托监管,其中金融办受托负责对地方所属金融企业进行监管。另外,青岛、南京、天津等地国资委系统也开展了委托监管实践。建议人民银行分支行学习借鉴国资委系统委托监管中可行做法,逐步推进证券期货业的委托监管工作进程。

(四)加强证券期货知识培训,筑牢监管合作基础。一是加强基层金融稳定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对证券期货业务知识的储备和理解能力;二是建立央行、证券监管部门人员学习交流机制,通过与证监局开展人才交流、委派人员到证监局、证券期货相关企业锻炼等方式,快速提高证券期货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三是加大证券期货人才录用和引入,充实人民银行分支行证券期货业务力量。

推荐期刊:《现代审计与经济》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期刊。杂志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播经济、审计信息,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审计和财经领域遵纪守法的典型,揭露了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推动审计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engquanlw/16739.html


上一篇:证券论文发表期刊论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
下一篇:债券论文发表对执行中止与债权凭证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