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市政工程专业内涵建设探索(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内涵建设要件是\"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随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都明显不能适应内涵建设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首先,要注重培养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兼顾长远发展,拟定长期的教师培养提高方案和专业教师技能考核制度,有计划有步骤的选派教师到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依托校办企业、利用与企业联合办学、鼓励教师在学校和企业间有序流动,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授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专业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其次,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才库,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使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相结合,形成新的师资队伍组织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

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实践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目前,我们与企业的合作主要限于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等方面,有待于深入研讨学校和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行订单培养,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一是建立学校和企业\"互惠双赢\"的实习实训基地;二是按照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企业和毕业生信息资料库,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平台,实行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进入合作企业就业。三是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四是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以学校拥有的试验、检测、测量仪器和设备为基础,以本专业教师为技术人员,开展服务社会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这也将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具体体现。

总之,专业内涵建设一项系统工程,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只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专业理念、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等,这些都是内涵建设的内容。我们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崔岩,张碧,蒋平江,段东旭 高职特色专业建设途径探索,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

2、田和平,解读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

3、郁士宽,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周劲松,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内涵建设的着力点,专业建设,2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777.html


上一篇:高职《建筑材料》课程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下一篇:浅议职业学校特色班级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