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改革之探究
【摘要】:近几年,对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产生一些思考,在专业建设理念、课程体系改革、打造新型师资队伍、提升职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认为新的职业教育观就是应实现教育与职业的"零距离对接",,本研究可为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专业建设 研究与探索
专业建设是高职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应注重改革专业要素,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支撑。近几年,经对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在专业建设理念、课程体系改革、打造新型师资队伍、提升职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改革实施了以下研究和探索,
1.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升服务能力
评价专业建设的关键指标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能力,专业建设应坚持\"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适应各专业对接的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于对应产业的发展。
专业建设改革,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人才为重点,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色,搭建由基本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有机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努力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的,既有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行业技术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建设应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专业建设可通过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需与企业深度合作,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带薪实习\";成立行业专家组成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各专业建设全过程,促进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开展,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充分运用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和调动行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改革课程体系,适应岗位群需求
建设适应岗位群需求课程体系,是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为适应医疗人才市场需要,应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注重构建适应行业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需以职业活动为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课程结构包括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岗位能力学习领域、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3大模块,分别对接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扩展能力的培养。
新的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既为开展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也为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平台。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突出了专业特色;注重培养知识、能力、态度,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形成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技能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强化师资内涵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改革,需始终不渝地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师资内涵建设需以行业人才要求为导向,加强与行业的联合,共同开展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方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手段,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注重教学团队梯队建设,形成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采取教学梯队建设、青年教师导师制,名师工程,教师定期下企业培训、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等诸多措施,鼓励教师进医院,下企业进修、实践学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或研究生班学习,参加省内外各类学术会议,促进了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更新;选派教师赴国外进行研修或攻读硕士学位,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及最新知识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安排中、高年资教师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工作,开展培养青年教师的系列活动。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组织 \"片段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两笔字比赛\"等一系列教学竞赛活动,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高,促使教师业务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7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