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改革之探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释放专业建设活力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院校基本的教学制度。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是理念的更新,是模式的创新,是特色的体现,是根基之所在。专业建设发展应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模式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课堂搬进企业,企业进住学院,即厂中校、校中厂;完善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培训学生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过程,可对照职业标准开设课程,按照临床或生产一线要求组织教学,推行\"多证书\"教育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对接,考试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对接。

校企合作的方式之一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医院、企业、行业等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各专业建设全过程,及时反馈医疗市场信息;与学院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方案等,根据市场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如我院与大型眼镜公司合作,建设眼视光技术专业,每年签订30人左右的订单式培养计划;与台湾(东莞)定远齿研中心和洋紫晶牙科器材(深圳)有限公司及药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带薪实习\",培养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和药学专业学生;学院还与一些医院合作,根据医院的需求,签定培养协议。学院与中国光华护士基金会等涉外输出机构合作,培训学生出国带薪实习、深造或就业。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部分毕业生经考核后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医院),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专业建设的教育教学评价应体现多方共同参与的机制,建立学生、专家、教师\"三位一体\", 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校企共同评价、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结合评价、校企共同评价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5.注重实训教学,努力提升职业能力

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建设,需重视对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和培育,教育教学体系以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要教育目标;以\"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力求办出教育特色,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着力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医院、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如我院近几年投入了3000多万元,加强各专业实训中心,护理模拟病房、ICU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药房等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了仿真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在不断更新教学设备、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强化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训课时比重;同时每年组织一届学生技能节,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技能操作能力,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迅速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城乡医疗机构不断输送大批品学兼优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在2009年全国首届护理技能操作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4项一等奖;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1年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操作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赢得2项第一名,获得竟赛举办方及参赛院校广泛称赞,为学院赢得声誉,学院毕业生也受到企业青莱。

6.坚持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相关医学类专业培养的技术人才是服务于城乡医疗机构和企业的骨干群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境界、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决定了今后就业所在单位的文化底蕴,专业建设在充分发挥职教作用,努力实现\"无技能者有技能,有技能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成业\"的同时,需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的原则,建立各类社团,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意寓教于乐,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在学生中组织了舞蹈队、礼仪队、棋社、文学社、书法协会、合唱队、演讲协会、摄影协会、手工制作协会、英语交流协会、音乐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了手工制作、合唱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团队精神,学校经常组织读书节、拔河比赛、背夹球比赛、健美操比赛、阳光伙伴、跳绳比赛、爬山、长跑锻炼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干部外出拓展训练活动,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合力。注重职业道德教育,\"5.12\"护士节期间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每年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献爱心教育,组织学生为灾区群众捐款、献血。每周例行举行升国旗仪式及国族下讲话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780.html


上一篇:高职学生对其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调查
下一篇:论述如何开展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