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菏泽市牡丹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一、 概况

牡丹区是山东省菏泽市唯一的市辖区,菏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下游南岸,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北靠鄄城,东接郓城、巨野,南邻定陶、曹县,西与东明相连,西北一隅濒临黄河,与河南濮阳市隔河相望。牡丹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度降为1/8000。是全国著名的粮、棉、油、林、鲁西黄牛、青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矿藏储量丰富,是中原油田、巨野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施情况

(一)工作部署

按照市局安排部署,牡丹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由市局土地变更调查所负责。为建立城镇地籍调查、更新、监测和数据汇总新机制,为更好地满足国土资源管理、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按照《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24号)》文件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土地变更调查所同志通过对城镇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数据汇总与统计分析,全面掌握了牡丹区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为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五个专项用地调查提供基础依据,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作业依据

1、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24号)

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14号)

3、《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5、《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

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实施方案》

10、本地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三)、数据来源与汇总方法

1、数据来源

城镇汇总数据来源:牡丹区城区城镇调查数据库建设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核定后的建制镇图斑范围,确定了城镇地籍调查中面积计算范围,结合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可利用土地登记资料、用地审批资料、勘测定界资料等汇总变更数据),形成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2、汇总方法

城区以外的建制镇,利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各建制镇(202)面积结合实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和量算。

公路用地和街巷用地,采取区域抽样调查和道路测算相结合的办法,随机抽样调查一定数量,以此来推算整个城镇范围内该地类的土地分类面积。

对于建制镇范围内的其他用地,结合城市区位理论,对用地布局结构作出判断。

工作程序:

(四)、质量检查

为确保汇总成果质量,我们力求真实、准确,在调查和汇总的各个环节认真进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参加数据汇总的人员,落实责任,实行自检和检查制度,从而确保了城镇土地调查汇总数据真实真确。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牡丹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包括城市(201)和建制镇(202)2个一级类和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特殊、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其他土地等8个二级类。

第二位的为住宅用地,一方面是城镇数据汇总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是牡丹区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规模。

第三位是交通运输用地,随着区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建设,政府加大对城市道路的投资,新建、扩建几条主要干道,大大改善了牡丹区的道路交通情况。为牡丹区经济开发区新建了多条道路,改善了牡丹区的投资环境。

第四位的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为机关团体和公共设施用地。近几年我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了城区环境,排水设施、变电所和环卫设施及公共绿地面积明显提高。

第五位是商服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建制镇主干道路两侧,主要为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商务金融、其他商服用地面积较小。这也是我市欠发达,各种消费和购买力较低的表现。

第六位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是城市内部护城河和用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些河流和沟渠用地。

第七位是其他土地,主要为空闲地。其地类主要是城镇内空闲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以居民点等为主,城中村、平房较多是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应加大城镇改造,逐步减少住宅用地比率,加大商业用地、城市绿地、公共休闲场所、健身场所等用地面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第八位是特殊用地,主要是监教场所、殡葬和宗教用地。

三、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城镇用地发展较快,规划相对滞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65.html


上一篇: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初探
下一篇: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