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校实施国防教育活动载体探索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国防工程的后备人才。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淡漠、国防观念淡薄等现状,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以有效的教育活动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活动载体

Abstract: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back-up personnel for national defens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ims at the status quo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difference and a sense of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ive carrier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various forms, multi-channel for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ense of urgency and patriotism.

Key Words: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ivities carrier

中图分类号: F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增强社会的国防职能,进而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

对高校而言,\"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在高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以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在和平年代,面对处于物质丰富、生活安逸的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以有效载体进行有效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淡漠

1.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影响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他们多为80、90后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知识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时代,享受着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在父母、长辈和老师们的溺爱中成长,缺乏逆境中的磨练,和对战争的直观感受。他们正处于青年中期(18岁—24岁)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因此,他们虽然自信独立、心智发达、接受新事物能力也较强,但社会的复杂环境使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变得过分自我,又缺乏自控能力;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却又害怕吃苦,缺乏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但又好高骛远,内心浮躁。他们往往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信奉 \"即时行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

2.现有社会环境制约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已经长期处在和平时期,二十多年无战事。这种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国防意识意识开始淡化。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社会,我国还未真正形成全民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机制和氛围。以高校军训为例,内容由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构成的学生军训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国防意识最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每年对新生都要开展军训工作,但由于可能受到经费、教官人数、时间(与教学冲突)、场地、安全等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在质量上往往大打了折扣,以至训练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大,自然军训效果就不够理想,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水平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对世界局势的复杂性缺乏认识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展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威胁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1)文化上,西方敌对势力高喊\"中国威胁论\",一直试图以渗透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影视娱乐文化,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西化\"我们青少年,\"分化\"中国,妄图\"和平演变\"中国。(2)军事上,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就逐步在中国周边的国家进行\"C形\"战略布势,只要美国要对中国动武,就可利用C型包围线采取很多种手断、多种进攻方向,甚至同时从几个方向发动对中国的打击。(3)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等制造动乱,妄图分裂中国。如09年的新疆事件,就是由西方敌对势力组织策划的。我们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往往认识不足,容易被其所利用。

(三)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许多大学生眼中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参加国防建设乃是军队的事,自己既不是军人,也不在部队,关己何事?甚至有些人认为,为国防事业奉献甚至流血牺牲都是在战争中才有的,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社会稳定,生活安逸,战争离得远着呢,何必现在要\"杞人忧天\"?!还有的大学生娇生惯养,怕晒怕苦怕累,视军训如洪水猛兽,更有的认为军训是学校\"无聊\"之举,是在为难学生,进而产生抵触、畏难的消极情绪。还有的大学生受社会上各种观念影响,认为国家现在的重心在经济建设,现在谈论\"国防建设\"是不应景的,只有学好专业知识,考到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找到好岗位才是首要任务,而学习军事理论课程和军训对找工作没有什么帮助,上军事理论课简直是浪费时间。某高校在一个调查结果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虽然认为国防建设重要,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那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学生,也只是笼统说说,自己并没有准备要为国防建设做些什么,甚至表现为对国防建设的冷漠或抵制\"。[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2720.html


上一篇:对土建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改革手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