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的抉择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科学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5)。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应对21世纪时代挑战的发展战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涉及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架构、课程标准研制、课程实施运作、课程评价导向、课程管理革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改革任务。其中,课程实施除教科书编撰外,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实践及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涉及人员最多、时间跨度最长、工作难度最大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中,初中阶段科学教育课程组织模式,或为综合课程——科学,或为分科课程——生物、物理、化学(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严格地说,还应包括自然地理)。此四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颁布,相应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有一批版本面世,且当年已在38个国家级首批课改实验区开始试用,实验区逐年扩大,到2005年秋季的起始年级学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面对新课程,初中科学教育课程要按照地方或学校所选择的课程组织模式,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素养、经验、风格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志趣、习惯等,结合教学设施、资源、环境条件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课程本质、体现课程价值、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实施过程。然而,由于受到观念上滞后、素养上缺陷、环境上局限、操作上陌生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表现出矛盾、彷徨,甚至茫然,不知所措,难于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因此,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必须对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作出抉择,深刻认识和努力实践目标提升、体系开放、学法多样、评价多元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确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主旨,全面实现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需求和特定教育对象(学生)发展需要所确定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学科课程目标则集中地体现了学科教育的功能目标定位、思想理念更迭、内容结构选择、行为过程导向、评价考核趋向等,是课程实施的指南和归宿,是课程生存、发展仰赖的精神和魂魄。在科学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被确定为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定位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需求,符合当代初中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为主旨的主流思想与实践。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主题词。它具体表现在四个维度: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无论是综合还是分科的科学教育课程,总目标都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对于科学素养的含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诠释。其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专家的诠释是;

——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初步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的知识和态度解决个人问题的意识;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研制专家的诠释则是(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能够对周围事物提出、发现、回答由好奇心而引发的一些科学问题;

——能够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

——能够读懂媒体传播的通俗科学文章,并能对有关结论进行讨论;

——能够识别政府决策所依据的科学基础,并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

——能够根据信息源及其产生所用方法评估其可靠程度;

——能够提出、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能恰如其分地利用这些论点得出结论。

对科学教育课程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上两种有代表性的诠释在视角上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差别。前者更关注课程的操作性,而后者则更关注课程的社会性。这是两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任务和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所致。研读它们或许会帮助我们对于科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exuejiaoyulw/2828.html


上一篇:浅谈高校德育面临的信任困境
下一篇:科学教育发展观引领下的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