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的抉择(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科学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学生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学习评价因其与中考直接关联,历来备受关注。但是,传统评价的功能局限于甄别、筛选、淘汰,目标局限于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手段局限于书面的考试答题,方式局限于被动的、结果性的他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根据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功能、目标定位,确立全面的评价目标,采用多种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模式。要评价学生理解、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更要评价其所拥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所持有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要研究创新他评,也要探索推进学生个体自评;要积极改革书面评价命题,探讨考核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表现评价的设计;要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中考命题是当前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中考命题必须改革,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推进学生学习评价多元化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根据教育部1999年、2000年两次发布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指导意见,各地中考物理、化学及生物试题已经发生变革。这些变革及其趋势主要是:

——目标提升:考试目标已由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提升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考查;

——背景更新:以不拘泥于教科书的、紧密地联系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甚至科技前沿的素材为背景的新题源源不绝地涌现;

——内容综合:科学教育课程学科内知识、能力、品格、方法的综合题,学科间甚至与人文学科间的跨学科的综合题,已经普遍使用且在中考试卷中的占分比例还在增长;

——形式开放:主观性试题比例增长,且答案具有开放性的试题屡见不鲜。

这些变革尽管刚刚起步,还有待完善,但它们对于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多元化体系建立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一些地方中考实行物理、化学及生物实验考试,初衷是促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应该说,这是很积极的想法。然而,由于实验考试考生数量庞大而考试时间有限,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限定每名考生实验操作在10分钟内完成,考题多是一些缺乏实际背景的\"基本操作\",或者是有实际背景实验肢解成的\"操作单元\",多是一些僵化的机械操作及程序,而实验中最为重要的思维活动几乎湮灭。这肯定不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更谈不上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如,实验考试监考人员数量众多,其专业水平、工作态度难免参差不齐,成绩评定难免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且无法复核,致使成绩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再如,实验考试试题需提前公布,以便考点学校准备仪器、药品、用品和场地,致使有些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不再安排学生实验,而待实验试题公布后再组织学生针对试题进行突击性的实验操作训练,难于全面发挥实验教学功能。总之,实验考试还值得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调整余地和改革空间。

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的正确抉择,是理解课程本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更新课程理念的反映,是展示教育智慧和教学才华的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不断地提高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并以之指导课程改革的行动,以获取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的丰硕成果。

注释: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物理/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⑤⑥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exuejiaoyulw/2828.html


上一篇:浅谈高校德育面临的信任困境
下一篇:科学教育发展观引领下的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