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影视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不言而喻,影视教育成为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 ,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呼应着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兼容跨类 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专业与包容影视传媒在内的新闻学,也连带发展,这一年批准的这一 类专业学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 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上饶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烟 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株州工学院、岳阳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广东商学 院、广州体育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延安大学、西安体 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等。

新世纪后,在泛影视和传播媒体研究成为各种大学热门上马专业基础上,包容专业多 的更高规格的学院在重要大学建立,比如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的新闻传 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的多个艺术与传媒分支二级学 院、上海大学的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同济大学的传播与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媒 体与设计学院等等,应和着影视传媒研究从艺术到传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的深广和多 样性。

(三)影视教育多重样式。在大上快上的影视专业设置中,基本理念和培养目的并不一 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也多有差异。大体而言,基本有以下几种:1.表演类;2.技术 实用类型;3.文化理论类;4.跨类综合型。

1.表演类,是相当一些院校设置专业的基本出发点,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艺 术认知意义的深入,以及宽泛影视表演艺术的社会认可度,加上高考独木桥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表演专业的热度有增无减,包括影视表演、播音主持等影视专业在综合大学、 师范院校、甚至农林院校、财贸矿产院校等都成为青睐的对象,生源不断却难以遮挡这 些院校专业基础薄弱和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除了生源好的吸引力外,设置的另外一个 理由是专业收费高,对于主办学校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的举办积极性。而师资力量一般 都是从公共课中的个别教授表演师资老师为基点,聘请表演团体的人员充任教师。

2.技术实用类型,是近年影视专业设置的又一个发展类型。根据社会对影视实用技术 人才需求的缺口而设置的影视专业,一般多在理工农医类院校、艺术类专业院校中设立 ,这一类型比较多的是背靠大学原先电教专业、设计专业,以及结合学校原有技术性力 量而加以拓展,师资也是以技术性教学力量为主,引进或借助相关文化和专业理论师资 进行扩充。专业的技术教学含量比影视本体教学突出,实用性更强,但对于影视的艺术 和影视文化意义的认识就较弱。

3.文化理论类,这是综合大学影视专业设置比较通见的状况。由于综合大学特别是重 点综合大学的学科基础注重综合交叉和影响,对于文化的认同导致专业设置朝向文史综 合倾斜,专业设置鄙夷技术至上,多少套搬文史专业的训练要求,理论课程占据重要位 置。这些院校专业设置一般在中文系、新闻系下,文化基础课程天然保存,专业理论课 程也注重文化背景剖解、史论阐释、文体创作分析,难免忽略影视语言本体问题。一般 而言,这些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背景都比较好,因此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水平 在一般院校之上。

4.跨类综合型,是近年一些院校打破影视艺术与新闻传媒理论、艺术与技术界限而显 示的专业建设思路。包括原先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院校对影视方向的兴趣,和原先偏重影 视艺术的专业向传媒新闻研究扩展的努力。发展较好为人瞩目的一般还是在专业基础雄 厚、理论研究特色鲜明的重要大学里显示这一趋向,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等等。

不言而喻,中国影视教育具有多样性形态,也隐藏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如何实现影 视教育多样化而切合实际需要,还有思考的余地。

(四)影视综合教育思辨。在影视教育明显超越了个别专业院校独霸天下的局面,而呈 现五花八门状态的现实面前,不能不看到多样化后面难免的一些鱼龙混杂状态和设置目 标功利而混乱的现象。

1.综合高校设置专业理由。当非专业艺术类高校蜂拥而上设置泛影视专业时,人们有 理由询问:你们的特色是什么?专业艺术院校注重技能技巧,分科细致,从编剧、导演 、摄影、美术、舞美、甚至到服装、制片管理等工种性质的专业设置时,综合高校还需 要分门别类模仿或选定一个程序技术工种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吗?综合高校设置多门类 艺术以及影视文化人才培养,在国外高校是正常的事。国内比较成功的大学影视专业也 接近国外大学的建设思路,注重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把培养综合性影视人才作为目标 。实际上,大学影视教育不能脱离现实,但应当超越实际发挥综合教育的优势,使培养 的人才具有理论文化才能。大学不是技术性专业院校,模仿既达不到专业化分工的精细 程度,又会丢失自己人才培养的优势。可惜,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设置上丧失大学气象 ,不切实际的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什么基础,只是 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加考虑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ngshijiaoyulw/2867.html


上一篇:论广义影视教育的通俗形态及其文化机制
下一篇:影视教育:语文教育新的生长点